-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风景设绍兴
绍兴黄酒城 是一处融黄酒博览、文化研究、收藏交流、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体验地。内有黄酒博物馆全面展示黄酒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精髓,同时以黄酒宴、黄酒体验吧为载体,推出了“品绍兴酒、吃绍兴菜”为主题的旅游产品,还有酒令投壶、花雕DIY、三维投币品酒、个性化酒标制作等主题体验活动。 柯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西施故里旅游区 曹娥景区 秋瑾故居 周恩来祖居 蔡元培故居 吕府 “英台故里”—祝家庄 城市特色 桥乡 绍兴桥的数量是威尼斯的5.5倍,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6.3座桥。据史料记载,在清光绪年间绍兴城内就有桥梁229座,绍兴石桥之多,堪称全国之最。 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越乡风情,造就了绍兴独有的城市特色: 水乡 绍兴城内的河道,纵横交织,多为一路一河,并行而设。城外水绕城走、城依水而建的水城格局风采依旧,城内河道遍布,总长达30多公里,又有环城河、大环河、古运河层层环抱。如今河道已被填掉许多,但市井水乡之景观,尚留下许多。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成了水乡市井文化的积淀物。 酒乡 绍兴黄酒名闻天下。绍兴老酒历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前,越王勾践以此佳酿献给吴王,吴国军士狂饮,积坛成山。南朝梁元帝在《金缕子》中说到他读书时,总是身带“银瓯”,“贮山阴甜酒,时复进之。”清朝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产之一。今天,绍兴黄酒已远销世界各大洲。这也使绍兴市成为5个中国酒文化名城之一。 名士之乡 绍兴地灵人杰,以其秀丽山川哺育了众多的志士仁人。使绍兴的两千多年历史中,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勾践 、西施、庄文恭、祝绍周、竺可桢、诸涨富猪、朱自清、朱庆澜、徐季良、周立伟、钟群朋、马寅初、鲁迅、王羲之、蔡元培、周作人、任光、王献之、谢安、谢灵运、王充、经亨颐 、经叔平、俞平伯 、夏丐尊、马一浮、吴觉农、陈建功、陈翰馥 、潘家铮、 沈家骢 、范文澜 、孙伏园 、周建人 、许寿裳 、刘大白 、王守仁 、嵇康 、贺知章 、陆游 、王思任 、祁彪佳 、葛云飞 、何赤华 、汪寿华 、王一飞 、周恩来 、曾培炎 、秋瑾 、唐婉 、曹娥 、虞舜 、欧冶子 、马臻 、刘宠、徐渭 、 张岱 、王冕 、钱三强 、徐锡麟 、陶成章 、 章学诚 、张秋人 、王一飞 、金岳霖 、陈道明 、 六小龄童 、胡海牙 、俞正声 、王晶 、江一燕、 谢晋、任伯年、 李锡胤、 邵力子、 尉健行、 宋卫平、 陈天桥、朱丹、王端淑等。 戏曲之乡 绍兴戏曲传统绵长,剧种、曲种多样,声腔丰富,剧作高超,作家、艺人辈出,是绍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中的越剧——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 书法之乡 绍兴自东晋王羲之作《兰亭序》以来,被国人称为“翰墨之乡”,兰亭成了蜚声中外的书法圣地。绍兴多文人,历代书法家不胜枚举。梁披云主编的《中国书法家大辞典》收录绍兴籍书法家143名。1984年成立了绍兴市书法家协会,绍兴市人大把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书法节,邀请国内外书法名家和书法爱好者来绍进行艺术交流和研讨活动。现绍兴市学习书法已蔚然成风,涌现了一大批书坛新秀。 兰乡 为绍兴市市花的兰花,其在绍兴的栽养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可以说是世界之最。我国现存最早由东汉袁康、吴平撰写的地方志《越绝书》中有:“勾践种兰渚山”的记载。建国后,绍兴种植兰花的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绍兴兰花行销全国各地。在北京中山公园、上海植物园、杭州花圃3家专业国兰园里都有绍兴兰花品种。绍兴兰花不仅在国内享有声誉,而且还远销日本、香港、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绍兴的“三乌文化” 乌毡帽 乌篷船 乌干菜 结论 城市结构的认识: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总是经历着一个由自由阶段向自觉阶段的过渡。 在自由发展的阶段, 在自然条件约束下,城市发展对各种外部条件的强烈依赖,这一方面城市发展空间的狭隘; 但在另一方面看来, 体现出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和谐与协调,也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便利。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人们通过城市规划把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由过去的自由阶段转变为一种自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