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评价观点态度型 1.提问方式:对这首诗,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的观点呢? 提问变体: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表达这个,有人认为则是表达那个,你同意哪种看法? 2.解答分析:这类题型比较难,它一般只要求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作一定的评价。在答题时要有自己一定的观点,然后适当引诗分析。 3.答题模式: ①明确表明你的观点; ②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利用诗句中的一些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进行阐述,说明缘由。 4.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一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题分析】(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第一步)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第二步) 【答题分析】(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第一步)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第二步) 二、常见诗歌鉴赏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答题误区 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五种答题误区: 1.忽略技巧 架空分析 2.评价失当 随意拔高 3.套用他作 似是而非 4.忽视整体 以偏概全 5.先入为主 生搬硬套 以下面试题为例,分别对五个误区的病因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 绛 唇① 陆 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掩饰。 【参考答题】前文以“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叙写悠闲、潇洒、无拘无束的乡居生活,“作个闲人样”充满抑郁和无奈,使前文所写一切笼罩了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的意味,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 有人说“作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病例1:“作个闲人样”是改了前文之境,把诗人因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的郁闷、压抑、无奈、悲愤写出来。   病因分析:忽略技巧 架空分析 一首诗或词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是建立在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上的,因此,把握作者的态度观点也要注意从一首诗或词曲的整体上去考虑,不能忽略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诗歌的外在形式的赏析而去架空分析。本题要回答如何“立改前文之境”,就应该充分结合整首词的内容以及 表达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解释这一观点。因为只有了解了诗的形式美的内涵,才能深入地去探知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病例2:前文写“采药”、“沽酒”、“渔唱”、“弄舟”,描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在,下面接下去写“作个闲人样”,就是写自己假装喝醉酒,采药来反抗黑暗的现实,黏天浪就象征着无情的社会和黑暗的朝廷,但尽管如此,自己还是不怕,敢于与黑暗势力抗争。 病因分析:评价失当 随意拔高 对诗词作品的观点与态度的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这首词确实有因遭弹劾被贬的悲愤与无奈,但讲到与黑暗势力抗争 未免失当。在这方面,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容易“拔高”,即用今天的眼光去评价古人的思想、观点和态度。评价常常不恰当,有失分寸。 病例3:诗人因遭弹劾被贬,只能隐居山里,过着悠闲而又无所事事的生活,把情感寄托在山水游玩之中,纵情山水来忘记政治上的受挫,壮志难酬只能靠喝酒来麻木,一醉解千愁,所以说“作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 病因分析:套用他作 似是而非 要因诗论诗,因人论诗,因事论诗,不能随便“套用”某首词的评价内容,尤其是要防止想当然地搬用某些现成的词语,使得评价出现似是而非、言不及义的现象。这一病例几乎套用了山水田园诗的一些 分析评价,没有结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