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5首(第一课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词曲5首(第一课时)

酬 乐 天 扬 州 初 逢 席 上 见 赠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小组探究: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诗人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4.结合诗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 定下全诗基调:辛酸、愤懑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 “千帆”、“万木”比喻在诗人贬谪之后的仕途得意的新贵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长精神”表现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咏史诗: 古代诗歌一个重要类型。不仅是对历史的歌咏,更包含了作者的认识和感情。名为咏史,实为咏怀。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后两句发议论感慨。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 全诗最精彩的是“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想想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曲折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思考探究: 1.首联写诗人怎样的经历? 2.颔联“风飘絮”和“雨打萍”比喻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双层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齐读并背诵全诗。 * * 诗词曲五首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赤壁 3.过零丁洋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山坡羊.潼关怀古 检查预习,朗读全篇。 吟、赋、畔 戟 前朝 二乔 寥 汗青 阙 绮 潼 踌躇 pàn jǐ liáo què qǐ tóng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诗人。河南洛阳人,自幼好学。二十一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永贞元年,和柳宗元等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王叔文被杀,刘禹锡被贬,晚年回到洛阳,官为太子宾客。 刘禹锡简介 【题解】 ???选自《刘梦得文集》。 宝历六年(826),作者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于是作者以此诗酬答。 白居易,字乐天。 酬,以诗相答。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参 考: 巴郡的山楚地的水好凄凉的地方, 我被扔到那里二十三年确实久长。 怀念老朋友时徒然把“思旧赋”吟唱, 回家来反而像烂了斧柄的人一样。 千只帆船已驶过沉没船只的近旁, 万株树木展春容就在病树的前方。 今日初逢听你唱赠诗歌在筵席上, 暂凭杯中酒引出振奋精神的力量。 首联 颔联 * “怀旧空吟闻笛赋”表达对受害战友王叔文的悼念。 * “到乡翻似烂柯人”抒发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 用典(两个典故:闻笛赋、烂柯人) 颈联 * 对比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愤懑之情达到顶点(蕴含哲理) *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尾联 * 点睛之笔,回应题目,点明酬赠题意 思想感情: 本诗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壁 杜牧 看看谁能背下来? (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进士,历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