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龟类的分类地位林奈(CarolusLinnaeu17071778)创造二名法
一、龜類的 分類地位
林奈(Carolus Linnaeu, 1707~1778)創造二名法 ,學名包含屬名和種小名,龜類的分類地位於動
物界 (Animalia )、脊索動物門(Chordata)、爬蟲綱(Reptilia)、龜鱉目(Testudines )
「陸龜」主要生活在陸地環境,棲息地包括草原、森林底層或沙漠,通常較少到水域環境活動。
海龜與陸龜以外的種類,則皆稱為「淡水龜」;物種數多且形態構造差異極大,包括龜與鱉,其生
態習性極為多樣。
全球現存海龜種類共有兩科 ,分別為海龜科和革龜科 。
二、台灣常見 海龜的分類與介紹
在台灣附近出沒的海龜共有五種,大多喜歡棲居在淺海的區域 ,靠近洋流邊緣且接近岸邊的水域,
水溫較高 ,且此處的食物亦較充足。屬於迴游性生物 ,目前僅剩下一些離島如澎湖及台東的蘭嶼等
人煙稀少的沙灘仍有海龜上岸產卵,而產卵的種類也僅限於綠蠵龜而已。
每年4~10月是海龜的繁殖旺季 ,每年雌海龜要產100 多顆以上的卵,分 次產完 ,約兩個月幼龜就
能破殼而出 ,海龜通常要一、二十年才達到成熟階級,幼龜孵化後,會依本能爬向大海。
海龜的性別是由溫度來決定,可以依牠們的尾巴分辨海龜的性別。
海龜以肺呼吸,食藻類、魚蝦、無脊椎動物,除了綠蠵龜之外,大部份海龜是肉食性的沒有牙齒,
以角質化的嘴來咀嚼食物,主要食物為底棲性的螺貝類及蝦蟹的外殼;綠蠵龜孵化後初期為雜食
性,至幼龜開始轉為草食性。
綠蠵龜 (Chelonia mydas )—海龜科 (Cheloniidae)、海龜屬 (Chelonia ),數量 多,幼龜以浮游生物
為食,成龜以海草及大型藻類為食,脂肪富含葉綠素而使身體呈現墨綠色。對產卵及覓食的地點忠誠度
高,族群間基因交流少 。
赤蠵龜 (Caretta caretta )—海龜科 (Cheloniidae)、蠵龜屬 (Caretta ),唯一一種會在溫帶沙灘產
卵的海龜 ,頭身比其他海龜大,成龜肉食性 ,具有跨洋迴游的特性,逐漸面臨其產卵沙灘被開發的壓力。
欖蠵龜 (Lepidochelys olivacea )—海龜科 (Cheloniidae)、麗龜屬 (Lepidochelys ),海龜中族群量
最多亦是最兇猛的,肉食性,不同於其他海龜,其會在白天集體上岸產卵。
玳瑁 (Eretmochelys imbricata )—海龜科 (Cheloniidae)、玳瑁屬 (Eretmochelys ),體色會隨分部
區域或年齡而變化,在所有海龜中屬體型較小的一種。鷹嘴喙,緣盾(背甲的邊緣)呈現鋸齒狀,中央
盾甲有重疊的特徵, 與其他海龜有明顯不同。
革龜 (Dermochelys coriacea )—革龜科 (Dermochelidae)、革龜屬 (Dermochelys ),所有海龜中分佈
最為廣泛且潛水最深的物種,可潛到 1 公里以下,數量最少, 缺乏硬殼或大盾甲,所有海龜中唯一活動
於大洋且會做長距離迴游,肉食性,會以水母為食,在熱帶大陸型海灘產卵。
三、親緣關係樹狀圖 (演化系統樹)的判讀
系統演化樹包含兩類型 ,一則為傳統的演化系統圖,另一則為支序系統分類的支序圖,兩者皆為樹狀分
枝,分支出來的末端代表了族群的分類單位,例如:種或屬等分類單位,傳統演化系統樹分支的長度代
表了演化的時間長短,節則代表共同祖先,為後端族群分歧處,根部為族群起源,為分枝末端共同祖先。
祖徵 V.S. 衍徵
四、台灣常見五種海龜的親緣關係
親緣關係樹狀圖的繪製來源 :核DNA 、粒線體DNA 、染色體、蛋白質…
五、龜鱉目常用 以分類的外型特徵
因而使用檢索表需要一定程度的背景知識,常用以使用鑑定物種的名稱 。
1A有堅硬的背甲2
1B缺乏堅硬的背甲、背甲革質化革龜
2A 肋盾四片、第一片勒盾不與頸盾相接3
2B 肋盾五片、第一片勒盾與頸盾相接4
3A前額鱗兩對,背甲中央盾片呈覆瓦狀 玳瑁
3B前額鱗一對,背甲中央盾片前後直接相接 綠蠵龜
4A體色灰綠、體型小 (71cm) 、背腹板交接處盾板四片欖蠵龜
4B體色紅棕、體型大 (210cm) 、背腹板交接處盾板三片赤蠵龜
七、台灣離島最常見的 海龜 —綠蠵龜的 生活史
綠蠵龜主食大型藻類,俗稱黑龜或石龜,在台灣通常會在每年的三、四月洄游到出生地附近的淺水
域中 交配,而從五、六月起母龜便開始上岸產卵,產卵季一直到每年的九、十月左右才結束。
綠蠵龜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