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西断裂
活动性断裂带
按《广西地震构造图》编号
说明:
1﹑按《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2002)历史地震震级M判别 断裂分级 指标 活动时代及活动性 平均活动速率(V) 历史地震或古地震震级M Ⅰ 强烈全新活动断裂 中或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 V>1 M≥7 Ⅱ 中等全新活动断裂 中或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以来活动较强烈 1≥V≥0.1 7>M≥6 Ⅲ 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全新世以来有微弱活动 V≤0.1 M<6
2﹑按《火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历史地震震级M判别 断裂分级 指标 活动时代及活动性 平均活动速率(V) 历史地震或古地震(震级M) Ⅰ 强烈全新活动断裂 中或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 V>1 M>6 Ⅱ 中等全新活动断裂 中或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以来活动较强烈 V>0.1 6≥M≥5 Ⅲ 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全新世以来有微弱活动 V≤0.1 M<5 3﹑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历史地震震级M判别 断裂分级 指标 活动性 平均活动速率(V) 历史地震或古地震(震级M) Ⅰ 强烈全新活动断裂 中或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 V>1 M≥7 Ⅱ 中等全新活动断裂 中或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以来活动较强烈 1≥V≥0.1 7>M≥6 Ⅲ 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全新世以来有微弱活动 V≤0.1 M<6 4﹑以下断裂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330°,主要倾向南西,倾角45°~75°。它由几条大致平行的断裂组成,带宽5~10km。破碎带宽数米至数百米,带内挤压透镜体、角砾岩、糜棱岩、硅化、片理化等构造现象发育。断裂对两侧的沉积古地理环境、岩浆活动起控制作用。断裂两侧构造线不一致:南西侧褶皱轴向以北西为主,北东侧以北东向或东西向为主。它形成于加里东期,是一条长期活动的硅镁层深断裂。
断裂带在新生代和第四纪以来有明显活动。断裂带经过之处,多数形成平直狭长的“V”型谷地,两侧断崖、三角面发育。在那坡县德隆、百合一带,断裂附近的山脊和小溪(或冲沟)发生左旋同向弯曲和扭动,水平位移估算达1000m。断裂在中更新世有过强烈活动。沿断裂带,所发生的2.0级以上地震呈串珠状分布。在断裂东南段的越南境内,1900年以来发生5.0级地震3次。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历史地震震级M判别~°~0°的断裂组成。在卫星影像上清晰可见。北西段倾向南西,南东段倾向北东,倾角40°~70°居多。断裂破碎带宽数米至数十米,带内角砾岩发育,水平擦痕清晰。该断裂切割寒武系至三叠系,对岩相古地理具控制作用。地貌上,多数地段表现为平直的断裂谷(河谷或干谷),谷坡陡峭,断崖发育。在靖西县湖润~大新县下雷一带,断裂带左旋错断北东向的构造线和山脊线。断裂在中更新世有过强烈的活动。
沿断裂带,2.0~4.0级地震时有发生。在其西北端,于1962年和1982年分别发生过5级级()历史地震震级M判别km,走向310°~320°,倾向北东为主,局部倾向南西,倾角60°~20km和5km之多,断裂切割寒武系至第三系地层,局部达第四系。垂直断距达100m~900m不等,断裂主要形成于印支早期,在印支运动期及第三纪有强烈活动,至第四纪仍有活动。它控制百色以下右江河段的发育,在许多地段形成平直、狭长的断裂谷地,断崖、断层三角面发育。沿右江断裂带,自1751年以来,共记载4级以上(含4级)地震7次,其中1962年4月20日田林八桂~八渡间发生5级地震,1977年10月19日平果发生5级地震,1970年后据仪器记录,沿断裂带2.0级以上地震呈带状分布,该断裂为广西主要的发震断裂之一。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历史地震震级M判别
4)巴马~博白断裂带④
断裂带东南始于广东吴川、电白一带,往西北经广西博白、横县、昆仑关、大化、巴马,而后进入贵州,与紫云—垭都断裂带相接。总体走向北西310°~330°,倾向北东为主,倾角40°~85°。切割寒武系至第三系,断距最大达4000m。沿断裂带有燕山晚期花岗岩体及岩脉分布。在重力场和磁场上有明显反映,属硅铝层深大断裂。断裂带在新生代和第四纪以来具强烈的活动。沿断裂带3级以上地震呈带状分布,4级以上(含4级)地震分布在断裂带的西北段和东南段。广西有地震记载以来,3次6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该断裂带上,其中1875年6月8日发生在乐业、罗甸间的地震震级为6级,震中与工作区相距约400km;1890年8月29日发生在陆川南部的地震震级为6级,震中与工作区相距约120km;1936年4月1日发生在灵山县平山东的地震震级为6级,震中与所址区相距约60km。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历史地震震级M判别级地震4 次;1970年后,据仪器记录,2~3 级地震时有发生。
按《岩土工程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吞咽障碍护理的ppt课件.pptx VIP
- PROTEUS-V8中文版介绍.ppt VIP
- 精准落实语文要素五策略 .pdf VIP
- 《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加与减(二)——图书角》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VIP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理查房.ppt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规范、标准整理:TCSUS 17-2021 古道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导则--------工程交流群加vx:gqq5616.pdf VIP
- 在2024年全市第四季度“12345”热线不满意工单分析研判会上的主持词.docx VIP
- 云南省重大项目办公室 云南省各地州市2015年重大建设项目.doc VIP
- 评标专家评标流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