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拉作业导书终稿
目 录
一、编制目的 - 1 -
二、编制依据 - 1 -
三、适用范围 - 1 -
四、施工工艺 - 1 -
1、张拉前的准备 - 1 -
1.1机具设备的准备 - 1 -
1.2张拉原材料进场的准备 - 2 -
1.3钢绞线下料 - 2 -
1.4钢绞线穿放 - 3 -
1.5安装锚环及夹片 - 3 -
2、张拉 - 3 -
2.1张拉千斤顶定位 - 3 -
2.2张拉 - 4 -
五、质量标准 - 5 -
1、预应力钢绞线束的制作 - 5 -
2、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 - 6 -
六、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7 -
七、安全文明施工及其他 - 8 -
一、编制目的
明确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张拉工程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要求,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规范施工。
二、编制依据
铁建设[2009]152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
铁建设[2005]160号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
TZ203-2008 《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科技[2004]120号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三、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图们制梁场预制T梁的张拉施工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的张拉施工管理。
四、施工工艺
1、张拉前的准备
1.1机具设备的准备
张拉作业前应仔细检查张拉机具,油压表等是否正常,是否在有效工作期限内。后张梁张拉千斤顶采用柳州雷姆预应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250t液压千斤顶以及配套的ZB4-500型电动油泵进行张拉,额定张拉吨位为最大张拉力的1.2倍,张拉前必须经过校定,校定系数不大于1.05。
千斤顶有效工作期限为一个月(且张拉不超过200次,主要部件更换后应重新检定)。油压表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为张拉力的1.5—2.0倍,精度采用0.4级,校正有效工作期限为一个月,到时必须校正。
1.2张拉原材料进场的准备
钢绞线进料具有技术条件证明书。验收按批进行,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批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造的钢绞线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30t。试验室对其弹性模量、破断负荷、屈服负荷、极限伸长率进行试验。
张拉时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试验室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进行硬度、极限拉力总应变、静载锚固系数性能试验、质检部按批对其外观进行检查。检验数量为同一种类、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且连续进场的每1000套为一批,不足1000套的也按一批计。
1.3钢绞线下料
⑴.领取钢绞线按试验报告单逐盘检查领料。
⑵.钢绞线下料在特制的存放架中进行,防止钢绞线弹出伤人和扭绞。
⑶.散盘后的钢绞线细致检查外观,发现劈裂、重皮、小刺、折弯、油污等需进行处理。
⑷.钢绞线按实际计算的长度下料。下料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进行。钢绞线下料长度与计算或设计误差不得超过±10mm,每束中各根钢绞线长度差为5mm。
⑸.钢绞线下料时切割口两侧各30mm处用铁丝绑扎,下料采用砂轮锯切割。
⑹.钢绞线根据各孔道的长度分别编束绑扎,绑扎用扎丝缠绕扎紧,绑扎间隔不大于1.5米,编束后的钢绞线顺直不得扭结。
⑺.编束后的钢绞线按编号分类存放,搬运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米,端部悬出长度不得大于1.5米。搬运时不得在地上拖拉。
⑻.钢绞线存放时不得直接放置地面上,要支撑存放。
1.4钢绞线穿放
⑴.钢绞线穿放前清除孔道内杂物,凿除喇叭口处和锚垫板限位槽处多余砂浆和混凝土,利用人工进行整束穿放,穿入孔道内的钢绞线整齐顺直。
⑵.钢绞线穿入梁体后尽快张拉,停放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采取防锈措施。
1.5安装锚环及夹片
⑴.锚环安装前先进行清孔、吹孔使孔内清洁无杂物,确保孔道畅通无阻,并且保证两端头悬出的钢绞线束长度一致,坚决避免一端长一端短和同束内钢绞线长短差别过大的情况出现。
⑵.安装锚环,锚环一定要安装在锚垫板的限位槽内,并用套筒将夹片打紧,使锚环不脱离限位槽为度。两片夹片的外露量要相等,避免出现夹片错台。安装工具夹片时在夹片外面包裹一层塑料纸。
⑶.锚具、夹片设专人妥善保管,避免锈蚀、粘污、散失。
2、张拉
2.1张拉千斤顶定位
采用张拉平台或三角支架吊装千斤顶,人工定位。千斤顶定位时,要使千斤顶轴线、锚环轴线、传力筒以及预留孔道四轴线同心,张拉开始后就可以将导链放松。
2.2张拉
⑴.各阶段强度要求
张拉作业必须在接到试验室张拉通知后进行,张拉分初张拉和终张拉二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梁体强度达到25MPa拆模,达到33.5. MPa进行初张拉。
第二阶段张拉为终张拉,终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后且龄期不少于14天时进行,张拉全部钢绞线达到设计应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毕业生(四)【1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最新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一套.docx VIP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6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x
- 毛概电子书.doc
- 紫外线钣金灰行业报告.pptx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5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CQC13464225-2024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安全与性能认证规则.pdf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