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临界C02萃取沉香种子油
及数学模型研究
专业:药物分析
硕士生:周翱翱
指导教师:葛发欢
摘 要
【目的】
sinensis(Lout.)
沉香为瑞香科植物沉香(AquilariaagallochaRoxb.)或自木香[hquilaria
G海,含树脂的木质部,为憔床常用名贵中药材之一,目前对沉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植物
生态学、栽培和沉香含树脂的木质部的化学成分、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等方面,沉香种子相关
报道仅有育苗方面的研究,而对沉香种子油的性质及组成未见报道,也未见其脂肪油的提取
工艺及其过程模拟、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报道。脂肪油一般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具有多种药
理活性,传统的提取方法为汽油或石油谜提取,存在易燃易爆及有机溶剂残留等危险。超临
界c02萃取技术应用于中药具有很多优势。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沉香这一南药资源,改变
传统落后的工艺,我们对抗香种子油进行了超临界C02萃取工艺研究,研究工艺参数对抗
香种子油的收率及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建立了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对超临界
COz萃取出来的沉香种子油进行了GC/MS分析和质量评价研究;同时用质量守恒动力学模
型模拟萃取过程,建立了萃取过程的数学模型,为超临界C02萃取沉香种子油的工业化放
大提供科学依据,既具有应用价值,又对超临界C02萃取的萃取机理研究有学术价值。
【方法】
本实验运用超临界CO:萃取技术萃取沉香种子油。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萃取和分
离条件对沉香种子油收率和品质的影响,探讨了萃取和分离压力等对油酸值的影响。结合收
率及质量评价结果对萃取的条件进行优化。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
析,建立超临界C02萃取各参数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同时对比了超临界COz萃取法与传
统的石油醚提取方法的优劣。
用GC/MS分析超临界C02萃取和石油醚提取的沉香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同时参考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附录ⅨN中的脂肪与脂肪油测定法,对祝香种子油进行质量分析。
采用质量平衡微分法建立改进型萃取模型,通过设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求解模型的偏
微分方程,从而求解出整个积分床的萃取过程,同时比较了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的结果。
【结论l
(1)首次确定了超临界C02萃取沉香种子油的适宜萃取分离条件:萃取压力30Mpa,
温度45℃;分离釜I压力llMpa,温度50℃;分离釜II压力6Mpa,温度40℃。
(2)首次建立了超临界C02萃取沉香种子油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各
萃取参数下的萃取收率,对超临界COz萃取沉香种子油有指导作用。多元回归模型表达式
为:y=76.659-0.52P.1.065T+0.035PxT-0.017p2+0.001f
(3)首次用GC/MS分析超临界C02萃取和石油醚提取法得到的沉香种子油的脂肪酸组
成,两者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等组成。但超临界C02萃
取沉香种子油品质好、工艺简单、效率高,充分显示了超临界C02萃取技术用于中药提取
的优势。
(4)首次建立了超临界C02萃取沉香种子油的改进型质量守恒横型。通过求解模型方
程,得到了萃取速率随时问变化的曲线、模拟了萃取床内c02流体中溶质浓度在萃取时间
和萃取床高度上的分布图,以及不同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下萃取收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萃取过程。模型无需考虑物料的颗粒形状,也不用考虑固相传质,计算方
便、通用性好,可用于模拟其它植物脂肪油在超临界c02中的传质过程。
【关键诃】:超临界COz萃取,沉香种子油,质量分析,萃取机理,数学模型
Ⅱ
Researchand of Carbon
Experiment Modeling
Supercritical
DioxideExtracti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X公司薪酬制度的问题及改进.pdf
- α,α-二乙酰基环二硫缩烯酮脱酰反应的理关于的分析研究.pdf
- β-环糊精-辅酶Q-%2c10-包结物的电化学的分析研究和应用.pdf
- 暗孤子在非均匀介质中的动力学特性的分析研究.pdf
- 胞内Ca-%272%2b-释放在IP-%2c3-激动剂UTP调控猪冠脉平滑肌细胞STOCs中的作用.pdf
- 薄层摊铺机乳化沥青洒布系统的分析研究.pdf
- 渤海湾近岩海域沉积物--_--水界面营养盐交换特性的分析研究.pdf
- 补骨脂治疗白癜风透皮制剂的药学的分析研究.pdf
- 补阳还五汤促进带蒂皮瓣血供建立及提前断蒂的实验的分析研究.pdf
- 不确定非线性切换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的分析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