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文化与唐尧、虞舜 论华夏文明的起源(下).pdf

陶寺文化与唐尧、虞舜 论华夏文明的起源(下).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寺文化与唐尧、虞舜 论华夏文明的起源(下)

维普资讯 —■ 一‘i —■ ◆ —■I—,一 一 L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 一 一 — — — — 念华 夏变册熊 泺 卑、_)一 ‘ 一 圭壳桩一 的石磬。因此陶寺大墓墓主的身份,显 材料看,这些器物在中原龙山文化中都 五 、陶寺龙山文化的特征 然应属于联盟首领的 “王”者,当是明 是十分少见的。玉钺 ,褐绿色,刃部很 和社会性质 确无误的。 钝 ,没有使用痕迹。玉琮,青绿色,器 陶寺文化在中原龙山文化中,有一 3.鼍鼓 陶寺5座大墓中出土的鼍 身扁短,作外方内圆的八角形。有关玉 群由铜器、木漆器、彩绘器 、玉 (石)器 鼓 ,均系鳄鱼皮蒙鼓 ,鼓身为挖空树干, 琮的用途今之学者有人说它是一种精神 等组成的别具自身特征而又与众不同的 竖立呈桶形,外表彩绘花纹,通高1米 文化中属于宗教活动的 “法器”。而玉 器物群 1。足以说明它的社会组织形态 许 ,上下口径43—57厘米。双耳土鼓桶 钺,由于刃钝没有使用痕迹 ,可见它当 是一个部落联盟古国的国家载体。其中 形鼓肚,绳纹 ,通高83.6厘米。这种乐 是一种氏族酋长、族长或 “王”者显示 最具代表性者,为下列遗存。 器据 目前考古资料表明,它首先发生在 权威的兵器。《史记 ·周本纪》载:“周 (一 )文化特征 黄河流域龙山时代的文化中,可能最初 伐纣,周公旦把大钺 ,毕公把小钺,以 1.铜器 在陶寺墓葬中,发现了一 为陶唐氏所发明。《史记 ·司马相如列 夹武王。”即此。因此,陶寺墓中以玉钺 件铜铃或铜铎,它虽出自晚期墓葬,但 传 》:“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奏陶 随葬,表明死者的身份具有很高的权 却是一件工艺复杂的迄今年代最早的复 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 威。 合范的大型铜器。由于它是合范铸造, 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I谷为之荡波。” 5.彩绘木漆器 这是陶寺文化中独 表明陶寺铜器由来有时,是其在早期就 从灵鼍之鼓与陶唐氏之舞,上下联文, 具特色的随葬品。器形有案 、几、俎、斗、 已出现的佐证。所以我们说陶寺文化的 可证。同时文献中也生动地描述了陶寺 豆、觚、匣、盘和 “仓”形器,品种不 社会已进入了文明古国,铜器就是一个 出土的鼍鼓和土鼓是远古部落联盟时代 少,可算是中原地区龙山文化中的一朵 时代的标志。 先民们集体欢乐歌舞的打击乐器。 奇葩。其中以豆为最多,俎、匣在墓中 2.石磬 陶寺大型墓中出土的特磬, 发掘同样表明,鼍鼓也是王者权威 均有出土,“仓形器”也很习见,这种器 均系石灰岩打制而成,上端有悬系的穿 的象征物和庄严神圣的礼乐或祭器。例 物多者往往四五件,显然它是一种寓意 孔 呈 蒸=耋巨形,通长95厘米。作为 如 《鄙钟》铭日:“大钟既具 ,玉锩鼍 富有表现财富的随葬品。而木漆器的外 期 幅 出现暴摇有舣 的,首先 鼓”㈣。《诗 ·大雅 ·灵台》云:“于论鼓 表,多施黄、白、黑、蓝、绿色的彩绘 它发生在中国历史的初期,为氏族联盟 钟,于乐辟雍,鼍鼓逢逢,晾 瞍奏公。” 图案花纹,但有的木器仅施单色。就器 记述了周文王在灵台辟雍中设置或打击 形看 : 鼍鼓的情景。鼍鼓在安阳殷墟王的陵中 木豆 一般不大,通高25厘米,敞 也有出土 ,说明它非一般之物,而是王 151,斜折沿 ,盘中有一道折棱, 柄粗 者的礼乐器。由此知陶寺大墓墓主的身 短,高圈足,通体施红彩,色泽鲜艳 ,形 份,自然非 “王”者或部落酋长莫属。同 制比例标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