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磁装置设计原理》
课
程
设
计
设计题目 铁芯电抗器设计
指导老师 孙剑波
班 级 电气1212
姓 名 曹鹏举
学 号 U201212040
完成日期 2015年 6 月 19 日
目录
480KVA/10kV 铁芯电抗器参数列表 3
1.电抗器的额定值与技术要求 4
2.铁芯参数选择 4
3.线圈电压电流及电抗值 5
4.线圈匝数 5
5.主电抗计算 5
6.线圈设计 6
7.绝缘设计 8
8.绝缘半径计算 8
9.线圈漏电抗 9
10总电抗 9
11.线圈导线每相总长 10
12.线圈损耗 10
13.线圈导线重量 10
14.铁芯窗高 11
15.铁芯损耗 11
16.总损耗 11
17.线圈温升计算 12
18.成本核算 12
附1:480KVA/10kV 铁芯电抗器设计表格 13
附2:铁芯电抗器尺寸图 17
480KVA/10kV 铁芯电抗器列表
D
(mm) 中心距Mo
(mm) 窗高Ho
(mm) 磁密B
(T) 绕组电流密度J
(A/mm2) 铁心损耗PFe
(W) 负载损耗Wk
(W) 绕组匝数W 绕组层数
NH 绕组每层匝数WH 210 499.7 501.8 0.8597 1681110.58 491.87 4335.52 54 12 4.5 绕组高度HH
(mm) 绕组外直径DH
(mm) 导线厚度a
(mm) 导线高度b
(mm) 气隙
个数
n 气隙长度δ
(mm) 主电抗
Xm
(Ω) 总电抗
Xk
(Ω) 绕组温升TX
(K) 成本MM
(元) 0.3718 0.4697 4 10.6 10 5.4 0.7178 0.9050 94.87 59362.06 1.电抗器的额定值与技术要求
(1)额定容量 Sc=480KVA
(2)所接电网电压 10kV
(3)频率 50Hz
(4)相数 3
(5)相电压 381V
(6)相电流 419A
(7)绝缘材料耐热等级 ≤7000W(附加损耗系数1.2)
(9)铁芯材料 DQ133-30 铜导线ρ145℃0.02616Ω*mm2/m
(11)绕组温升 ≤95K(附加损耗系数1.35)
(12)铁芯饼高度 HB=50mm;叠压系数0.95
2.铁芯参数选择
由直径估算公式
其中经验系数为经验系数对于冷轧钢片铜导线0.058。取值为
选择=0.21m1得芯柱有效截面面积 =0.02918m2铁轭有效截面面积 0.03213m2
角重 =84.8kg铁芯最大片宽 =0.2m铁芯总叠厚 =0.178m铁轭片高 0.19m
3.线圈电压电流及电抗值
381V
(2)设计线圈时电流I=491A
(3)电抗值
4.线圈匝数
其中预取磁密0.93T,为主电抗比例系数初值范围为0.93,此处取值为
故实际线圈匝数为
5.主电抗计算
(2)气隙等效导磁面积计算
铁芯饼高度 B=0.05m
气隙磁通衍射宽度
气隙磁通衍射面积
气隙等效导磁面积
由计算公式
取n10,得
(4)铁芯中磁密
6.线圈设计
由公式
其中为线圈至上下铁轭绝缘距离根据V对地线电压查表16取=m,代入公式计算得
(2)初选导线
查线包扁铜线规格表13
裸导线 a0.004m; b=0.0106m; SL=02
对铜导线绝缘厚度0.0005m
带绝缘导线 a10.0045m;b1=0.0111m
(3)并绕根数
初选电密 =1800000A/m2
并绕根数
均采用轴向并绕
(4)电流密度
(5)线圈高度
取每层匝数 则线圈高度取裕度系数为
线圈电抗高度
线圈共=3层、=3层、=3层、=3层。
取裕度系数为17圆筒式线圈层间绝缘可知两层间需垫
7.绝缘设计
根据V对地线电压查表16,取线圈至上铁轭距离为=0.065m=0.065m,相间距离30mm,铁芯外径到线圈=35mm,含线圈1内置2mm绝缘层。
8.绝缘半径计算
(2)线圈1内半径
(3)线圈1外半径
由于圆筒式绕组辐向气道宽度一般选取在19mm,故本绕组辐向气道取为=
(4)线圈2内半径
(5)线圈2外半径
气道取为=2外置2mm绝缘层;线圈3内置2mm绝缘层。
(6)线圈3内半径
(7)线圈3外半径
气道取为=2外置2mm绝缘层;线圈3内置2mm绝缘层。
(8)线圈4内半径
(9)线圈4外半径
(10)线圈直径
(11)铁芯柱中心距
9.线圈漏
(1)线圈平均半径
(2)线圈辐向厚度
(3)线圈漏磁等效面积
(4)洛氏系数
(5)线圈漏电抗
10总电抗
总电抗误差
误差满足要求可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章 TAIYA TCR2200技术白皮书.pdf
- 第一篇 制图基本.ppt
- MMCMTDC系统协调启动控制策略.pdf
- 浅谈衣纹起源对楚“凤”造型诠释.pdf
- 光学系统设计要领.doc
- 2016年下半年网络规划设计师真题(下午案例题+答案).docx
- 甲烷空气预混气体在微通道中催化转化数值模拟.pdf
- (全国通用)2014届高三物理复习能力提升 第13讲 第2课时 变压器、电能的输送.doc
- 第05单元 差动变压器位移传感器.doc
- 精密压铸件公差指南.doc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最近下载
- 软件设计服务合同.docx
- 工程制图与AutoCAD习题集(第2版)习题答案.pdf
-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测试 (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df VIP
- 超级猩猩健身房品牌手册.pptx VIP
- 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的创新路径与案例.docx VIP
- 智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消费品以旧换新策略的实施案例分析与借鉴.docx VIP
- 基础护理学课件 14.第十四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ppt
- 电动港机装卸机械操作工(门机)技能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考点21:学会拓展延伸-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