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8讲 地下水净化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硫代硫酸盐为电子供体的硫自养反硝化 好氧SLAD 在好氧条件下SLAD反应器都有很高的硝酸盐去除率,几乎能达到100%的去除率,但产生的硫酸盐浓度超过了美国环保局制定的饮用水标准,使好氧条件下SLAD系统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这是一种非脱氮菌(T.thiooxidans)作用的结果,它是一种好氧嗜酸菌,它能够氧化颗粒硫和低阶硫化合物而获得能源,但该细菌只能在好氧条件下生长而且没有脱氮能力。在SLAD反应器中, T.thiooxidans氧化颗粒硫生成一些较易被自养反硝化菌利用的中间代谢产物,因而提高了脱氮率,并进一步导致pH值降低。 厌氧SLAD 而厌氧条件下一般也有85~90%的去除率, T.thiooxidans该菌不能生长和产生被自养反硝化菌利用的中间代谢产物 。 无需调节体系的pH值,而且硫酸盐不会超标,由此表明,缺氧运行的SLAD系统可替代异养反硝化工艺来处理被硝酸盐污染的饮用水。 复合集成法-电催化-膜反硝化工艺原理图 硝酸根离子在Pd催化剂的活性表面还原为N2在阳极产生,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到达阴极,阴极处的产氢对硝酸盐的还原是必要的。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终产物只有N2和水,没有其它污染物的产生。 原位反硝化 在进行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时,可以直接在被污染的地下水水体中进行处理,称为原位反硝化或地下反硝化;也可以把地下水输送到地面以上进行处理,称为非原位反硝化或地面反硝化。 地下水中,反硝化由于缺乏电子供体难以自发进行,为加强其反硝化作用,可在水体中加入基质和营养物质使反硝化及二次处理过程在地下得以完成。原位反硝化利用水体和含水层本身完成反硝化及后处理过程,包括过滤,有机物的降解等,此过程不受季节温度变化的影响。 80年代中后期对地下生物反硝化工艺开展的研究较多,并且也有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以甲醇、乙醇或蔗糖等为基质可进行地下异养生物反硝化,将植物油直接注入水井周围也可以对硝酸盐污染的地下水进行修复。利用种植相应的植被或往地下投加锯末、香蒲的茎叶等作为碳源也可进行原位反硝化,这项技术在欧洲、日本等国家已经实用化。以氢气、硫的还原态化合物为基质也可以进行地下自养生物反硝化。 原位反硝化的分类 原位水井反硝化 生物脱氮墙 动电/铁墙工艺 原位水井反硝化 原位反硝化一般由给料井和取水井组成。根据硝酸盐浓度加适量营养物质于给料井中,使之进行反硝化,水从给料井向外扩散完成过滤和降解等过程,在取水井处即可取出处理过的水。根据处理要求可设置多个处理井,也可将给料井和取水井呈内外两圈排列。一种复杂的原位反硝化系统名为Nitrfedox,由外圈井和内圈井组成,以甲醇为基质,在外圈井中进行反硝化,在内圈井中进行 脱气(氮气)和复氧,通过氧化还原电位(ORP)控制内外圈水井的运行。 原位水井反硝化示意图 原位水井反硝化的局限性 由于其处理过程在地下进行,地下反硝化难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易出现阻塞及亚硝酸盐浓度增加的现象。含水层的孔隙会因反硝化产生的气体和微生物残渣阻塞逐渐变小,水流阻力相应增大。反硝化反应难以控制,若反应进行不完全,会出现亚硝酸盐累积的现象。 此外,原位修复时所投加的有机碳可能对饮用水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生物脱氮墙 九十年代兴起的生物脱氮墙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原位硝酸盐氮去除方法。 生物脱氮墙将混合介质以一定厚度填到地下水水位以下,形成多孔墙体,该墙体与地下水水流垂直,污染物流经处理墙时经生物或化学作用而去除。由于锯末降解缓慢,故可以为反硝化提供碳源和厌氧环境。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氮流经脱氮墙时通过生物和化学作用得以去除,试验表明反硝化细菌是完成脱氮的主要因素。 该方法用于浅层地下水处理时,基建费用低,无需运行管理费,但治理较低水位的地下水时,基建费用较高。若将脱氮墙建在河边,则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硝酸盐氮去除方法,能起到岸边缓冲带的作用。 生物脱氮墙示意图 动电/铁墙工艺 动电/铁墙工艺(electrokinetics/iron wall)1998年由Chew等提出,属原位修复的一种,主要用于土壤渗透性较差的区域,NO3-通过电渗和电迁移作用流向阳极,被位于阳极的铁截留并还原。 土样由33%的粘土、33%的沙和33%的NO3- -N溶液(100 mg/L)组成。阴阳极为石墨电极,电极插入土样,两端的沙/石墨层有利于电流的均匀分布,铁墙位于阳极以截留NO3- 。 此工艺可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NO3- ,加入铁粉后, NO3- -N去除率提高2~4倍,在恒压20 V下,去除率最高可达90%,但高电压易导致土壤板结和温度稍有增加, NO3-的迁移速度也下降;在恒压10 V下,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