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边构筑物和管线保护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2.1工程位置 2
2.2结构型式 2
2.3地质、水文条件 2
2.3.1 地形与地貌 2
2.3.2 气象条件 2
2.3.3 地震烈度 3
2.3.4 工程地质 3
2.3.5 水文地质 4
3 车站周边建、构筑物、管线现况 5
3.1 地面交通及建筑物 5
3.2地下构筑物及管线 6
3.3工程特点与重难点工程 8
3.4 工程重点 9
3.5工程难点及施工对策 12
4施工区域管线保护方案 13
4.1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13
4.2施工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14
5 周边建筑物保护方案 14
5.1 影响建筑物安全的因素分析 15
5.1.1 基坑开挖施工 15
5.1.2 围护结构渗漏水 15
5.2 对建、构筑物采取的保护措施 15
5.2.1 施工措施控制 15
5.2.2 加强施工监测,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控制基坑变形 16
6、管线及周边建筑物保护安全管理组织 17
1 编制依据
1.1成都地铁7号线武侯双楠站地质勘察报告。
1.2成都地铁7号线武侯双楠站设计文件。
1.3施工场地周边环境及施工条件调查资料。
2工程概况
2.1工程位置
武侯双楠站位于武阳大道与武侯大道交叉路口以北,沿武阳大道道路偏西侧呈南北向布置,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27+.000。
2.2结构型式
武侯双楠站为地下层结构车站总长m,标准段宽度为2m,岛式站台长140米,站台宽11m。车站顶板覆土~m,约m,盾构井处基坑深度约19.0m,附属结构基坑深度约为9.4~9.9m。、2组风。
2.3地质、水文条件
2.3.1 地形与地貌
本站位于川西平原岷江水系Ⅰ级阶地地貌单元,属侵蚀~堆积地貌,地形开阔、平坦,地势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
2.3.2 气象条件
成都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与,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5.9℃;多年平均降雨量947.0mm,年降雨日104天,最大日降雨量195.2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的84.1%;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228.3h,只有28%的白天有太阳;多年平均风速1.35m/s,最大风速14.8m/s,极大风速27.4m/s(1961年6月21日),主导风向NNE。
2.3.3 地震烈度
成都平原处于我国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川西褶带的西南缘,界于龙门山隆褶带山前江油~灌县区域性断裂与龙泉山褶皱带之间,为一断陷盆地。该断陷盆地内,西部的大邑~彭县~什邡与东部的蒲江~新津~成都~广汉两条隐伏断裂将断陷盆地分为西部边缘构造带、中央凹陷与东部边缘构造带三部分。7号线工程主要位于中央凹陷与东部边缘构造带交界部位,所处区域基本被第四系厚层~巨厚层砂卵石土或粘性土地层覆盖。
成都市区距龙泉山褶皱带20km,距龙门山隆褶带50km,区内断裂构造与地震活动较微弱,历史地震资料显示,市区一带至今尚无强震记录,仅受周边50~100km以外的远震影响,其影响烈度不过6度左右。1933年迭溪7.5级极震,1958年北川6.2级强震,1967年双流籍田5.5级中强震,1976年松(潘)平(武)7.2级极震,1971年新都3.4级弱震以及2008年汶川8.0级极震均未对市区造成破坏性地震灾害。两千多年来,成都城址从未变迁,地壳稳定性良好。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7号线工程通过地区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本工程按地震烈度7度设防。
2.3.4 工程地质
1)地层岩性
7号线工程地表第四系堆积层广泛分布,沿线大部分地段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覆盖;在Ⅰ级阶地其下分别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粘性土,透镜状分布粉土、砂土、含大粒径漂石卵石土;再其下为上更新统(Q3fgl+al)含大粒径漂石卵石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
2)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
⑴液化砂土
沿线Ⅰ级阶地区域透镜状分布的粉土、砂土,部分为液化土,液化等级轻微~中等。液化砂土一般埋深浅,土层较薄,分布范围较小,位于主体结构底板以上,对地下工程影响较小。
⑵膨胀岩
沿线下伏的灌口组紫红色泥岩(K2g),属易风化岩,软硬不均,具有遇水软化、崩解,强度急剧降低的特点。根据既有工程资料显示,属膨胀岩,一般具弱~中等膨胀性。
2.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刘博教学案例对比剖析.doc
- 教学案例分析熊立辉1.doc
- 五年级美术《色彩的对比》_311162.doc
- 《比例尺》课件PPT_28187.ppt
- 龙丹教学案例对比剖析.doc
- 低压电工作业考试卷六和解答.doc
- 低压电工作业考试卷二和解答.doc
- 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考试90分.doc
- 低压配电和照明施工方案.docx
- 低碳节能公交城市 课程考试 96分.docx
- DB54_T0361-2024_茄子嫁接育苗技术规程_西藏自治区.docx
- DB2327_T073-2023_大兴安岭金莲花栽培技术规范_大兴安岭地区.docx
- TCSEEXXXX-2025电力负荷柔性调控终端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docx
- DB54_T0388-2024_犊牦牛代乳粉饲喂技术规程_西藏自治区.docx
- DB54_T0339-2024_青稞啤酒生产技术规程_西藏自治区.docx
- DB54_T0359-2024_雅江雪牛育肥期饲养管理技术规程_西藏自治区.docx
- DB2327_T068-2023_大兴安岭苍术栽培技术规范_大兴安岭地区.docx
- DB2327_T071-2023_大兴安岭防风栽培技术规范_大兴安岭地区.docx
- DB54_T0371-2024_高羊茅栽培技术规程_西藏自治区.docx
- DB54_T0376-2024_樟子松造林技术规程_西藏自治区.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