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章陆地
第五章 陆地水 * * 本章要求: 了解中国流域的划分及河川径流特征; 了解我国湖泊、沼泽、山岳冰川和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掌握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重点是黄河、长江的特征。 第五章 陆地水 一、河川径流 (一)流域划分 1、内流区与外流区 界线:相当于年降水量400㎜等值线的分布。 外流区:太平洋流域,印度洋流域(以怒山为界),北冰洋流域(额尔齐斯河)。 2、发源地 外流区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三大阶梯隆起带上。 第一节 地表水与地下水 第五章 陆地水 嫩 江 弱 水 伊 犁 河 第五章 陆地水 (二)河川径流特征 1、径流量: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 2、径流空间分布:按径流深划分。 ①丰水带:年降水量1600㎜,年径流深900㎜。 ②多水带:年降水量800--1600㎜,年径流深200--900㎜。 ③过度带:年降水量400--800㎜,年径流深50--200㎜。 ④少水带:年降水量200--400㎜,年径流深10-50㎜。 ⑤缺水带:年降水量200㎜,年径流深10㎜。 3、径流时程分布: ①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大。 ②年径流的季节分配:不均衡。 第一节 地表水与地下水 第五章 陆地水 二、湖泊 1、青藏高原湖区:多系构造和冰川作用所形成。 2、东部平原湖区:与河流关系密切。 3、蒙新高原湖区: 4、东部湖区: 5、云贵高原湖区: 三、沼泽 我国沼泽分为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 1、东北沼泽区: 2、青藏高原和新疆山地沼泽区: 3、东部平原和沿海沼泽区: 四、山岳冰川 分布于西部高山地区。可分为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 第一节 地表水与地下水 第五章 陆地水 五、地下水 1、松散沉积物孔隙水:主要分布于中生代以来陷落的,具有巨厚疏松沉积的构造盆地地区。 2、岩溶裂隙溶洞水: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层分布区。 3、基岩裂隙水:分布较广泛,北方地区侵入岩裂隙水分布面积大。南方 地区除东部沿海丘陵地区分布比较广泛外,其余地区均呈零星分布。 4、冻土孔隙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北端、阿尔泰山地等纬度较高, 或纬度不高但地势特高,气候寒冷有冻土层分布的地区。 从地下水化学类型看,我国浅层地下水以淡水为主,矿化度小于1g/L,属重碳酸盐水。矿化度1~10 g/L的咸性地下水,主要分布于昆仑山—秦岭一线以北的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区。由东向西,矿化度逐渐增大,由重碳酸盐、硫酸盐钠质水向氯化物钠质水转化。在东部滨海平原地带,直接受海水影响,亦属氯化物钠质水。 第一节 地表水与地下水 第五章 陆地水 一、黑龙江 第二节 主要河流 嫩 江 黑河 乌 苏 里 江 额 尔 古 纳 河 石 勒 喀 河 洛古河 结雅河 呼伦湖 贝尔湖 克 鲁 伦 河 海 拉 尔 河 扶余 第五章 陆地水 1、河道特征: 上源:额尔古纳河的上游——海拉尔河 流经冻土地区,河流下切浅,以旁蚀、侧蚀为主,造成河床宽浅,曲流发育。 上游:洛古河——黑河 此段河道具有山地河流的特点,一部分流经峡谷地段,由于岩性不同,造成峡谷与宽谷相间分布;一部分流经冻土地区,造成曲流发育。 中游:黑河——乌苏里江汇合处 此段流经平原、峡谷、盆地(三江平原),在三江平原段由于地势低平,冻土发育,使得河床宽浅,水流缓慢,曲流发育,多沙洲和岛屿。在河流两岸分布有大面积的沼泽。 下游:属于平原型河道。 松花江:南北两源。南源发源于长白山的天池,山地河流,河谷下切;北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北部伊勒呼里山,流经季节性冻土地区,河床宽浅,曲流发育。两源汇合后向东北方向穿过三姓峡谷(小兴安岭与张广才岭),汇入黑龙江。松花江段地势低平,夏秋汛期河水常溢出河道,造成洪涝灾害。 第五章 陆地水 一、黑龙江 2、水文特征: 流量大;封冻期长;泥沙量小。 松花江: 雨水补给性河流,雨水补给80%,雪水融化补给15~20%,地下水补给不足5%(冻土地区); 夏讯与春汛; 年径流变率大; 洪涝灾害频繁。 第五章 陆地水 二、黄河: 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Km2 ,有1000多条支流。 1、河源: 河源考察史(唐、元、清,1952、1978)。 正源:卡日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东麓。 第五章 陆地水 二、黄河: 2、河道特征: 上游:河源——河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SpringBoot的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oc
- 毕业设计(论文)-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设计.doc
- 房地产 -22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docx VIP
- 四方股份合作协议书(标准版).docx VIP
- ASME B16.9-2012_工厂制造的锻钢对焊管件(中文版).pdf
- 2025年汽车维修工技师(二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变压器油色谱、局放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实施方案.docx VIP
- 饲料厂安全操作规程.pdf VIP
- 交通标识汇总(全).doc VIP
- 2025届湖北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