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联网产业技术与应用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三、确立目标 合理规划 寻找规律 营造环境 国际传感器产业园----“传感谷” 的建设要素与构想 ● ● ● ● ★ ● ● 产业核心区: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 ● ● ● ● ● ● ● ● ● ● ● ● ● ● ● ● ● ● ● “传感谷”应用技术辐射和功能特色区 ● ● ● ● ● 突出各自功能特色和 差异化建设 自然环境、产业环境双生态国际化产业园区 传感谷需要产业聚集和培育并举 设计规划总体目标:在国内外现有企业、人才、技术、市场等资源基础上,结合国内区位优势、政策优势,通过政、产、学、研、用、服立体化发展和推动,以及国际交流与协作、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形成对接平台;整合国际产品开发、检测、标准、市场应用等技术,在国内适合地区,打造一个自然环境良好、产业环境优越的“双生态”产业链:国际化的传感器产业园---中国“传感谷”。 通过产业集聚,在5年时间内,形成一个聚集有500余家公司和科研院所组成的结构合理、产业链完整、产业优势与品牌特色突出、具有国际化市场对接能力和知名度,全球唯一的国际化传感器产业园区。实现年销售额2000亿元人民币(300亿美元)以上,并以年增长大于20%速度增长。 园区功能结构定位 技术研发 机构 市场推广与 应用开发 政府推动 与指导 企业群体 检测、标准等 公共服务机构 学会、联盟、金融 机构协同服务 形成政、产、学、研、用、服六维一体的产业结构完整的功能 现有基础条件状况 现有京南市镇、常州、(张家港)、昆山、杭州、广州、重庆、武汉、天津、南京、厦门、广元、邯郸、清远等城市愿意参与传感谷建设,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制定相应的规划目标和相关建设内容。其他城市。 德国AMA为首的国际传感器行业组织、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结盟愿意共同打造,同时,还有美国硅谷高技术企业联盟、日本MCPC协会和传感器协会积极参与协助建设。 有中国离散制造产业联盟、家电协会、装备制造业协会、汽车电子协会参与协助构建市场对接与交流平台。 有德国科堡大学、日本横滨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建立传感器重点实验室提供人才培养和新技术、工艺研发支持。 有电信研究院、中科院、农科院、林科院、水科院等科研院所参与进行市场应用研究,提供市场应用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现有海通证券、银河证券、远洋基金等十多家投资基金参与支持。 现已有6家美国、日本8家、德国3家企业和20余家国内传感器企业意向入住园区。 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支持,相关机构协助,多级层面和资源参与。目前可用资源条件有: ◆配套设施、政策体系内容建设与完善 二 三 四 ◆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内容建设、协调与落实 ◆行业组织机构、研发、市场协同机构建设 一 ◆国外目标企业引入、国内参与企业进驻 园区发展实施内容 四个层次的规划内容,应按照阶段性工作目标所确定量化经济指标、时间节点进度内容考核与落实,强调推进中的协同性和协调性,重点是政策与公共服务内容,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入驻,形成常态化支持与服务。 四、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国际化市场 集群化发展 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存在问题及建议) 迫切需要成立国家支持主导下的传感器产业联盟,开展国内外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市场等信息资源的衔接和协调;推进“传感谷”整体规划、设计、实施;促进产业化发展及行业整体能力提升。 当前主要是园区选址与落实:需要与常州、张家港、昆山、杭州、广州、重庆、武汉、天津、济南等有意愿的城市加速沟通与对接,选取并确定一个在政策条件优厚、自然环境适宜,能够招凤引凰、吸引人才和企业落地入驻的地方。 同时需要与德国、美国、日本等相关机构建立实时沟通信息的桥梁通道,形成常态化机制。 需要与国内相关行业机构保持信息沟通与商讨,推进研究机构、检测机构、市场应用对接机构等服务平台建设。 进一步研究制定园区具体总体目标、分阶段实施内容、工作计划与措施等详细实施规划方案 。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Thank you 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 郭源生 2015年10月22日 打造国际化“双生态”产业环境推进传感器产业“集群化”发展 ----中国“传感谷” 建设推进构想 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员 中国电子学会传感技术分会 副理事长; 北京邮电大学 自动化学院 兼职教授;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特聘教授; 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环保部、水利部、北京市等项目评审专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