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视剧台词系列教材
PAGE
PAGE 61
影视剧台词系列教材
文学作品朗诵篇
史宏程 肖魁编撰
(二)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散文朗诵及作品选
在文学作品体裁界定时,将那些无须押韵,不受格律音韵约束,不要求完整人物形象和连贯的故事情节的散体文章,称之为散文。篇幅不大,题材广泛,写法自由是散文最明显的特征。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其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都可作为散文的描写对象,用来抒发情感,针砭时敝,宏扬正气,感悟哲理。散文可粗略地分成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两大类。它的文辞优美、和谐流畅,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特别是一些优美的抒情散文,简直就是一首无韵的诗,朗朗诵之,在高层次的美的享受的同时,又能引人深思遐想。如古典散文《岳阳楼记》(范仲淹),《小石潭记》(柳宗元),《前、后赤壁赋》(苏轼),《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现代散文《荷塘月色》(朱自清),《桂林山水》(杨朔),《白杨礼赞》(茅盾)等。而叙事散文则常常是娓娓道来,亲切自然。从对日常生活,平常小事,或自然、社会现象的描写,折射出深刻的哲理或对人生感悟。如《落花生》(许地山),《麻雀》(屠格列夫)。当然还有像投枪匕首般犀利的杂文,如《“友邦惊诧”论》(鲁迅)。由此可见,虽然同属散文,各个作品之间的差异是相当大的。我们在朗诵创作时,既要遵循一般性的规律,又要根据具体作品的风格特点,作细致的艺术处理。
一、紧紧地抓住作品的主题思想
散文作品由于其内容繁杂,写法又极其自由,加上有些具有诗人气质的作者跳跃性的思维,导致有些作品看上去似乎杂乱无章,好像作者信马由缰,随意挥洒。其实,只要细加分析,细细琢磨就会发现,“散”只是表面现象,“神聚”才是它的本质。“形散神聚”是优秀散文作品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这个“神”就是作品主题思想。它像统帅,像灵魂,将那些看上去似乎联系不多的内容,凝聚、组合到一起。我们在朗诵散文时,就要先找准这个“神”,并紧紧抓住不放,以此为基准,去琢磨那些看上去散乱的内容和“神”的关系及其在全文中的作用和地位,然后再运用语言技巧加以表现。只有这样,在朗诵时才能做到,既主题思想突出,又层次鲜明、错落有致。
二、依据作品的风格确定语调
散文的风格异彩纷呈,门类繁多,我们在确定某一个作品的语调时,所依据的只能是这篇作品的特定的风格。语调由风格派生又反过来张扬风格。像一些如诗般的抒情散文,它的语调要求就应该是优美、和谐、流畅,富有音乐性和韵律感,充满诗情画意,这和朗诵诗歌很是接近了;而朗诵叙事散文时,则要求语调亲切、自然、质朴,如生活口语般的娓娓道来,极具亲和力,又生动、流畅,让听众如置身于那特定的情境之中;理辩性的散文则要求逻辑性强,论证过程清晰,论据有力;讽嘲类散文要求语调辛辣又不失幽默感等。这些仍属泛泛之谈,具体到某一篇作品时,只能靠朗诵者依据本人对文章风格及思想内涵的感悟去见仁见智了,绝对没有什么金科玉律可照搬。但朗诵者本人的文化素质,审美情趣,独特的理解力感悟力在其中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三、时态和评价意识
有些叙事散文的写法和小说极其相似,在描述故事时,人物的对话也用“”,但小说的时态是“现在进行时,”而散文却是“过去时”,是过去发生的事现在加以叙述,而不是此时此刻正在进行着的。在朗诵这些人物对主时,要求“学”当时人物的语调而不是“演”。这个“学”不仅仅是模仿,而是加上自己对此人此事价值评判后的“学样儿”,是为文章的主题思想服务的。而朗诵小说则要求朗诵者从人物出发,感受规定情境和人物性格,真实地“演”出人物的语言,它是客观的,不带价值评判色彩的。这一区别,在朗诵散文时一定要注意准确把握。
古典散文选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作者}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