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径d坡度i流速v
目 录 一、污水量的计算 1.生活污水量 2.工业废水量 3.城市污水设计流量 三、排水管道水力计算 1.计算公式(谢才公式) ? 平蓖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如采用750mm×450mm的标准铸铁蓖,平蓖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单蓖按20L/s考虑,双蓖为35L/s,多蓖每增加一蓖,泄水能力增加15L/s; 边沟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单蓖按20L/s考虑,双蓖为30L/s,多蓖每增加一蓖,泄水能力增加10L/s; 联合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单蓖按30L/s考虑,双蓖为50L/s,多蓖每增加一蓖,泄水能力增加20L/s。 ?道路的纵坡较大时,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将有所下降。 ? 布置位置: 平蓖式雨水口一般适用于无道牙的路面或地面的低洼处;边沟式和联合式一般布置在有道牙道路的路边。较窄路面采用单蓖雨水口,较宽路面采用双蓖或多蓖雨水口。 设在街坊、庭院的最低处; 道路两边,十字路口雨水口设在水流的上游。 二、雨水管道的计算 1.雨量分析要素 ①降雨量 降雨深度h(mm)或单位面积降雨体积(m3/hm) ②降雨历时 降雨过程中某一连续降雨时段t(min 或h) ③降雨强度 ④降雨重现期与降雨频率 降雨重现期指等于或大于该降雨强度的降雨每发生一次的统计时间间隔,P;降雨频率是指等于或大于该值的暴雨强度出现的次数与观测资料总项数之比的百分数。 ⑤径流系数 取决于地面性质。一个区域不同地面,按不同地面的面积加权平均,求平均径流系数 2.暴雨强度公式 3.计算管段划分计算管段:管径相同、坡度相同,流量相同的连续管段。节点在有支管接入或坡度发生变化的地方,同时划分汇水面积 4.计算管段内流量计算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流量q1 比流量 街坊面积 街坊编号 转输 本段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总变化系数 合计平均流量 转输流量q2 本段流量 设计流量 集中流量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 管段编号 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 污水干管水力计算表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管内底 水面 地面 h h/D 埋设深度 标高 降落量iL 充满度 流速 坡度 管径 设计流量 管段长度 管段编号 §6.4雨水道设计 一、雨水系统的布置 二、雨水管道的计算 雨水道系统 雨水口 雨水管渠 检查井 雨水出口 雨水道的设计 雨水管道的定线布置 确定当地的暴雨强度 划定设计管段,并计算管段内的设计流量,确定其管径、坡度 定出管段的标高与埋深 一、雨水道系统的布置 雨水口 收集地面径流雨水的主要构筑物。 雨水口型式选择恰当,布置合理,是改善地面暴雨积水的重要保证。 布置型式:平蓖式、边沟式和联合式三类,根据进水蓖数目的多少,每一类又可分为单蓖、双蓖和多蓖三种布置形式。平蓖式水流通畅,但暴雨时易被树枝等杂物堵塞,影响泄水能力。沟式不易堵塞,但边沟需保持一定水深。 ?设置雨水口数量依据汇水面积和汇水水量及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确定。 原则:不使雨水漫过路面 一、雨水道系统的布置 雨水管线的布置 相关要求: 1.雨水收集:平行道路,地势低的一侧 2.管道维护及防止管道被破坏:道路边绿地、人行道,路宽超过40m,两侧设,避免穿马路;加盖板 3.避免管道交叉,节省埋深:暗沟浅埋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平均 终点 起点 终点 起点 终点 起点 t2 ∑t2 合计 转输 沿程 管底 地面 管底埋深(m) 标高 两端高差il 管底坡降i 管径D 设计流量Q 单位面积径流量q0 管内流行时间(Min) 流速v(m/s) 集水面积F 管长 管段编号 5.管段的水力计算(满流)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表 2.例题 雨水从各汇水面积上最远点分别流入雨水口 a、b、c、d的地面集水时间均为τ1,并假设: 1)汇水面积随集水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增加; 2)降雨历时 t 等于或大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的雨水流达设计断面的集水时间τ1; 3)径流系数ψ为定值。 (1)设计管段1~2的雨水设计流量 直到 t=τ1时,F1全部面积上的雨水均已全部流到设计断面,这时管段1~2内流量达到最大值。 (L/s) 式中 q1—— 管段1~2的设计暴雨强度,即相应降雨历时 t=τ1时的暴雨强度(L/s·hm2)。 (2)设计管段2~3的雨水设计流量 该设计管段收集汇水面积 F1和 F2上的雨水,2断面为管段2~3的设计断面。 当 t=τ1 + t 1-2时,F1和 F2全部面积上的雨水均流到2断面,管段2~3的流量达到最大值。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