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比较探究《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比较·探究 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本篇演讲的内容,把握演讲辞的语言特点。
2.理解作者的革命情怀。
二、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的革命情怀。
三、教学难点:
1.把握演讲的语气。
2.把握演讲辞的语言特点。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课题导入:
1.介绍演讲的特点。
演讲,就是与听众进行现场交流,不但是理念上的,而且是感情上的,不但在有声语言上,而且还在无声的躯体、姿态、表情上,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革命者的演讲词。他就是邹韬奋《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
2.作者简介
邹韬奋(1895-1944),现代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江西余江人。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3年初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大同盟,7月被迫流亡海外,周游欧美,并至苏联参观。1935年8月回国,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救亡运动,先后在上海、香港主编《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并担任上海各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抗日战争开始后获释,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全国抗战》等刊物。皖南事变后,被迫流亡香港,复刊《大众生活》。日军攻陷香港后,辗转赴广东东江游击区,并于1942年到苏北解放区。次年秘密赴上海治癌症。1944年7月24日病逝。中共中央接受他遗书中的申请,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重要著作编有《韬奋文集》等。
作者被关在监狱,很长时间里,前途,命运,甚至生命,都在敌人的股掌之间,这是何等痛苦;一旦获得释放,又是何等欢欣。这是正义人士多方奔走、抗议、营救的结果,这是政治斗争的胜利。邹先生当然是胜利的英雄,这位英雄所面对的,又是支持、拥护自己的大众。场面很是热烈的。前面发言的人,又讲了许多热情的话,在这种情况下演讲,邹先生发表了演讲,他讲了什么内容,情绪如何,下面我们一起来领略。
(二)课堂活动:
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语气,做好朗读这篇演说辞的准备。
2.开展小组竞赛。各组推荐代表上台模仿邹韬奋进行演说,看谁把这篇演说辞读得好。
3.师生共同评论。
4.在朗读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篇演说辞的特点。
明确:语言朴素,用词简洁,言简意赅。语气平易近人。
(三)内容难点理解:
(1) 为什么称“兄弟”?
明确:因为,它有利于缩短说话者与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不是踞高临下,而是和对方平等。这就是说,不仅仅是社会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人情关系上是亲近的。这个词语有利于构成一种语境,有利于缩短现场的心理距离,而缩短心理距离,是顺利交流的关键。如果相反,一味居高临下,就不是缩短心理距离,而是扩大心理距离,听众就可能感到隔膜了。
(2) 为什么在看守所内觉得心安理得?
明确:从文中“兄弟每自反省,自己好不好?所做皆大众所要做的事吗?”和下文“在看守所内感想是什么?个人都不要紧,可牺牲,可抛弃一切,但不能出卖大众,违反良心做事。个人尽可杀即杀,打即打,心中满不在乎。”两句中可知,作者觉得心安理得在于两个原因:一是做大众的事情,二是没有做出出卖大众的事情。
(3)他的坚定信仰是什么?
明确:作者愿意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
5.引导学生评价邹韬奋,并找出文中的根据。
明确:博大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博大的胸襟体现在“个人都不要紧,可牺牲,可抛弃一切,但不能出卖大众,违反良心做事”“心中满不在乎”“很想早些出来,和大众做一些事”等。“恢弘的气度”体现在:“亦没恨人的心”“但愿今后能合作”。
(四)课堂小结:
注意演讲辞的特点和感情基调。把握演讲者博大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物理上册-2.5-水循环教案2-苏科版.doc
- 八年级物理上册-2.5《光的色散》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物理上册-2.6《看不见的光》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物理上册-3.1-光的色彩颜色教案1-苏科版.doc
- 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1-苏科版.doc
- 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2-苏科版.doc
- 八年级物理上册-3.3-光的直线传播教案2-苏科版.doc
-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平面镜教案1-苏科版.doc
-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平面镜教案2-苏科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