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课件(共44张PPT)
?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之称,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 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王羲之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习俗和写作背景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这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和谢安、孙绰许询及王羲之子侄献之、凝之、涣之、元之等41位文人墨客及社会名士在兰亭修禊雅集。一群名人雅士,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顺水任游,停于谁前,则赋四、五言诗各一首,否则罚酒。据载,王、谢、孙等11人各成诗两首,另有郗昙等15人各成一首,余人诗不成,罚酒三巨觥,共成诗37首,合为《兰亭集》,由王作序325字,以记之。 王羲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原来无题目,今题《兰亭集序》是后人所加 字音: 癸丑(guǐ)会稽(kuài?jī) 修禊事也(xì) 激湍(tuān) 流觞(shāng) 感慨系之(xì) ???????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齐彭殇(shāng)??? 通假字: 趣舍万殊(qǔ,通“取”)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阅读第一段,归纳作者是如何入题的 先交代修禊的时间、地点和与会者 描写当地的自然风光,暗示它可以引发与会者的诗兴 然后用“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概括了游宴中的欢乐情形 明确第一段大意 1 第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会的? 明确:先总叙时间、地点及集会,再叙人、地、事、乐。 2 作者为何说“信可乐也”? 明确:人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事趣:流觞曲水, 一觞一咏。 时美: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兴雅: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 第三段 作者是如何表明写作目的的? 与昔人共鸣 对今人批判 于后人有感 昔人兴感 若和一契 后之视今 犹今视昔 成书经过 成书意义 感 古 今 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觞为妄作 悲夫 今 古 后 作者将心中所思所感推及人类:昔人兴感,已契我心,“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对生命的思考是人类永无止境的话题,也是人类永远无法克服的矛盾,而玄学家的所谓“一死生”、“齐彭殇”,不过是些虚妄无稽之谈。 正因为我们 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我们“悲”古人因为我们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读课文而思考: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 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 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 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 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 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 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 地打动了我们。 读课文而思考: * 兰亭集序 晋 王羲之 魏晋时期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就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世誉为“书圣”,他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被称为“书之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行草 《 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 为“行书第一”,他就是王羲之。 学科网 关于《兰亭集序》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日(上巳节), 这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与谢安、孙绰、谢万之遁、许询及王羲之子侄献之、凝之、涣之、元之等41位文人墨客在兰亭修禊雅集。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们做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共得37篇。王羲之将这些诗句汇集起来,编辑成一本《兰亭集》,并为此集作了一篇序,共324字。 王羲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原来无题目,今题《兰亭集序》是后人所加。 学科网 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兴乐而书,完成一篇“兴于诗叙”的妙文。手稿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写得既遒媚,又飘逸,各个字势纵横变化,如花乱飞,但转左侧右,无一处相抵触,好比以线穿珠,大小参差而不失其重心,特别是「之」字写了二十多个不同的样子,达到艺术的多样与统一。 王羲之写这篇叙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