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 公转轨道:近似圆的椭圆。 公转速度: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时间1月初。 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时间7月初。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为25?,那么热带范围变为多少?寒带范围变为多少?温带范围变为多少? 热带范围=南北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2=25?×2=50? 学习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随纬度的变化规律(重点) 2,学会计算正午太阳高度(重点)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重点)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 确定时间:当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时,即为正午太阳高度,当地地方时为正午12时 2 确定房屋朝向。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房屋朝北。 3 确定日影的长短及方向:始终背向太阳,正午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 4 确定纬度:根据公式H=90?-纬度差。 5 确定楼间距:纬度越高楼间距越大、纬度越低楼间距越小。 6 确定热水器的安装角度:热水器与地面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2)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意义(重点) (3)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重点) 1 公转的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其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365日6时9分10秒。 近日点 地球 太阳 远日点 地球公转的轨道 2 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23°26 ′,即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 66°34′是南北极圈的纬度。 A B 黄赤交角决定回归线的纬度,其余数决定极圈纬度。 寒带范围=(90?-南北极圈的度数)×2= 南北极圈的度数=90?-南北回归线的度数=90?-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2=50? 温带范围=180?-(热带范围+寒带范围)=180?-100?=80? 北温带范围为40?,南温带范围为40? 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黄赤交角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往返运动。 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观察从春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是怎样运动的? 一月初—春分—夏至—七月初,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七月初—秋分—冬至—一月初,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时 间 太阳直射点 3月21日 赤 道 6月22日 北回归线 9月23日 赤 道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活动 请同学们思考并完成活动练习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 23o26′N 0o 23o26′S 春分 夏 至 秋分 冬 至 春分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 3、四季的更替与五带的划分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H 直射 (1)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为正午12点时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 赤道 N S ● 1、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其南北两侧递减。 2、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一天中,同一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春分日(3.21前后);秋分日(9.23前后)。 赤 道 快速练习: 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 归线向两侧递减。 夏至日(6.22前后) 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 归线向两侧递减。 冬至日(12.22前后) 南回归线 0° 23°26′N 23°26′S 66°34′N 66°34′S 90°N 90°′S 夏至日 二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90° 45° 0° H 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同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最远时达最小值。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时达到最大值。 冬至日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H=900-纬度差 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实际应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租山地合同范本.docx VIP
- 内燃机 气门弹簧 产品质量分等分级规范.pdf VIP
- 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tx VIP
- 新2025年推普周班会.ppt
- 2025山东枣庄市口腔医院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招聘2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山东枣庄市口腔医院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福建省福州华伦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pdf VIP
- 精通版5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秋修订).pptx
- DCS在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管理维护.docx VIP
- 设计符号学提喻.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