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宫殿
5、宫殿 陵墓 坛庙 前朝(办公区) 后寝(生活区) 夏商周秦汉 宫殿建筑特征 茅茨土阶 高台 秦咸阳宫一号殿遗址 商代中期盘龙城宫殿遗址所示。但此时的建筑还比较简单。 秦朝宫殿,包括阿房宫的规划思想,似为一种在广大自然环境中作相对的分布,各组建筑,因地就势,遥相呼应;而不局限于都城之中、宫城之内的有限范围的规则布局。 周礼考工记中的布局 左祖右社 三朝(外朝、治朝、燕朝) 五门(皋、库、稚、应、路) 宫城位于王城中央 朝位于宫前部 宫内有九室居九嫔 陕西凤翔县秦雍城宫室遗址 汉长安城实测平面图 《淮南子》载:“高台层榭,接屋连阁”。在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宫殿建筑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高台建筑曾是春秋、战国至秦汉三国时期宫殿建筑盛行的形式。 高台宫殿建筑,也是在当时木构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依靠高台而取得层叠巍峨的建筑外观,它反映了统治者高踞于臣民之上的思想意识。一些高台树,也反映了统治者所向往的“求仙”、 “上天”,建造“空中楼阁”的追求。而其更重要的功能,还在于它的防御性——居高临下,既便于了望,又利于防守。 而后随着朝会内容和典礼仪式的繁复,以及规模的扩大,宫殿建筑的组成也变得复杂起来,于是产生了所谓“三朝”、“五门”、“三寝”、“六寝”、‘六宫” 布置形式。 《周礼》的记载:“天子诸侯皆三朝” 三朝五门制度适应了不同的朝会活动和朝仪之礼;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宫殿建筑。中国历代宫殿的基本布局不过是它的继承和变通形式而已。 故宫,是中国15世纪初至20世纪初明清两朝沿用近500年的皇家宫殿,是我国以及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我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现存的唯一实例和最高典范,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两 代的政治中心、封建权力的中枢所在地。是中国宫殿建筑发展的杰出代表。 二 建筑布局 1.紫禁城(大内宫城)——四个门、前朝、后廷 2.外朝部分——太和门、前三宫、文华殿、武英殿 3.内廷部分: 西路——太后住的慈宁宫、慈宁花园;太妃住的寿安宫、寿康宫 中路——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六宫、西六宫 、嫔妃住所(周礼“六宫六寝”) 东路——皇极殿、宁寿宫;养心殿(皇帝住所)、乐寿堂、乾隆花园 其它——斋宫、东五所、西五所、南三所、 手工业作坊 ⊙明代北京皇城的重建及其官署分佈 1、依照南京规制重建的皇城 明成祖将新建的皇城和宫城向南推移半里多(约400-500米),并把大城南城墙向南拓展一里半,使得皇城前面千步廊两侧有充分空间可以建置许多中央重要官署。 与此同时,在宫城正北玄武门外,建有高十四丈、周围约二里的土山,估计是利用拆毁元故宫留下的渣土推成,称为万岁山,俗称煤山(清代改称景山),成为“大宫之镇山”,作为中轴线部署的最高峰,全城突出的制高点,从而加强朝廷坐北朝南的威势,改变过去元 故宫坐南向北的形势和中轴线由南向北的布局。 明代北京皇城配置 奉天门内左右两侧建有文武楼,正中的中轴线建有外朝的三大殿, 即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嘉靖以后称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奉天殿是大朝会的正殿, 华盖殿用于召对群臣和赐宴, 谨身殿前有平台,常用于召见大臣。 奉天门东侧又有文华殿,作为儒臣进讲经书之处; 西侧又有武英殿,用于召见大臣,并设有绘画的“待诏”。 三大殿之后,为内廷所在。 清代---北京城 ⊙ 清代北京的建置 清代北京宫殿的扩建和改建 清代几乎完全沿用明代在北京的建置,只改变了几个重要的门名及殿名。 外朝三大殿,共同建立于一崇高广大的“工”字形石基之上。 太和殿与保和殿建在前后两端,而正方矮小的中和殿建在“工”字型石基中间。 明代大殿,以九间开阔为最尊。清代恢复了金、元以十一间为尊的体制,其次为九间、七间、五间、三间。 殿顶以重檐庑殿式为最尊,其次为重檐歇山式、单檐庑殿式、单檐歇山式、悬山式。 这种体制是康熙年间建立的。 太和殿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門 太和殿在康熙八年改建为十一开间。 中和殿,平面方形,纵广都是三间,圆顶,四面无壁,均安格子门和槛窗,实为方形的大亭。中和殿具有小礼堂性质。 保和殿,九间开阔,常用于设宴接待外藩。 北京 太和殿 太和殿 平面圖 剖面圖 乾清宮 故宫建筑设计成就 美国城规专家倍根:“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是北京的故宫” 1、采用了宏大的规模:人工、用木、用砖、用石 2、布局:集大所成,“择中立宫”、“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朝五门”、“万岁山” 3、中轴线艺术:有机图案、路、严整的秩序 4、空间的创立和两极渗透——大与小,闭与敞,转换,咬合。门、廊庑、屋顶 例:太和殿前庭院是故宫的高潮。 * 宫 殿 一、宫殿形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