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历史总复习课件:14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资本主义曲折发展.ppt

2015高中历史总复习课件:14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资本主义曲折发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中历史总复习课件:14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2、概念阐释——“实业救国” “实业”一词是康有为首先提出的。1898年,他在《请厉工艺奖创新折》中,建议将中国“定为工国”,“成大工厂以兴实业”。张謇认为,“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实业在大农大工大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崇尚通过发展实业来振兴中国,因而形成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3、思维升华——民族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的表现 (1)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本国资本。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3)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4.形象记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合作探究?史论互证 问题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关系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变化 对外政策 对外贸易 经济结构 经济发 展布局 “闭关政策”被打破,被迫对西方国家开放通商口岸 列强对华疯狂倾销商品,大量洋货涌入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入超局面 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东南沿海、沿江地区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史论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史料]  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与外界隔绝曾是保有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这种隔绝状态在被英国暴力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 史证 本段史料是马克思对鸦片战争影响的论述,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侵略打破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状态,冲击了落后的专制制度,传播了西方文化;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1.从经济上看: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冲击、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从政治上看: 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问题二、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3.从思想上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看: 由于自身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从无到有,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从薄弱到增强,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 史论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 [史料]  史证 民国初年中国火柴的商标体现出支撑中国近代火柴业发展的动力是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史论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及其作用 [史料]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但总体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命的和进步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中国近代史》 史证 史料反映了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社会的进步因素,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其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第一步:粗读 材料一 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上奏朝廷要求在福州创办船政局,他说:“窃惟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无事之时,以之筹转漕则千里犹在门户……则七省之储可通一水。”“……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以海船为业者,往北置货价本愈增,比及回南费重行迟,不能减价以敌洋商……是以非设局制造轮船不为功”。“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大轮船不可”。清政府批准左宗棠的请求。 [读史三步曲] 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 史 料 研 习 材料一 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上奏朝廷要求在福州创办船政局,他说:“窃惟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无事之时,以之筹转漕则千里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