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东湖通道工程
武汉市东湖通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简 本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9月目 录
1建设项目概况……………………………………………………………….…………….1
1.1项目建设地点及相关……………………………………………….…………1
1.2.项目建设……………………………………………………………….…………2
1.3建设项目方案比选………………………………………………………………3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5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9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0
3.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14
3.3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
3.5环境风险分析……………………………………………………………………………………………………………………………………………………...………29
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建设地点及相关1.1.1项目地点
东湖通道工程位于东湖风景名胜区内。通道起点与二环线红庙立交衔接,于九女墩北侧进入隧道,隧道下穿郭郑湖北侧,过湖心岛,再下穿汤菱湖、沿湖路、郭郑湖南侧、梅园大门和磨山小区,穿过鲁磨路、访梅路与团山路路口后,起坡出地面。经过0.3公里地面段后再次与团山以北进入隧道,下穿团山后,于喻家湖北路以北出隧道,以地面段与喻家湖北路相接。
1.1.2 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武汉城市不断发展,建成区不断扩大,东湖由原来的“城郊湖”逐渐成为目前的“城中湖”。由此,一方面,景区内部环境问题突出,景点、景观建设滞后,内部交通不成系统。另一方面,景区周边城市化发展迅速,外部区域对景区的影响日益增加,特别是环境与交通问题明显。为加强东湖风景名胜区保护,合理利用与开发景区资源,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东湖通道建设工作。
1.2.项目建设建设内容生产工艺建设周期
2012年09月项目立项;
2012年10月初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
2012年10月底完成工程初步设计与初勘,满足项目开工要求;
2013年1月完成工程所有勘察设计工作;
2014年底工程竣工。
1.2.5项目投资建设项目方案比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8月)环境影响《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8月)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东湖生态风景名胜区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东部,范围为东至武广铁路,西至东湖路,北边以筲箕湖以北地区及中北路延长线为界,南边界至老武黄公路、喻家山、南望山一线山脉南麓区域,88.2km2,其中规划管理区73.24 km2,外围保护控制地带14.95 km2。是以大型自然湖泊为核心,湖光山色为特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景区,分别是磨山景区、白马景区、听涛景区、落雁景区、吹笛景区;外围保护控制地带有景点保护区1个即“珞洪区”。其中水域面积33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分为水果湖、郭郑湖、喻家湖、汤菱湖、牛巢湖、鹰窝湖
2.1.2生态环境现状
(1)水质和水体营养状况
东湖水环境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体标准控制,但目前水质基本为Ⅳ~Ⅴ类。参照国内湖泊、水库营养状况评价标准,东湖水体仍属富营养。拟建东湖通道沿线的筲箕湖、汤菱湖、郭郑湖和团湖的水质状况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相对较小,污染负荷相对要轻,在整个东湖中相对要好于水果湖、庙湖,属于东湖水质状况略好的水体,目前的水质状况以Ⅳ类为主。
(2)底泥
根据对东湖通道沿线的筲箕湖、汤菱湖、郭郑湖和团湖底泥采样分析,靠近磨山的郭郑湖和团湖的底泥氮磷含量高,靠近九女墩的筲箕湖、汤菱湖、郭郑湖水域的底泥氮磷含量略偏低;底泥中的有机质含量约在10%以下,底泥中存在一定含量的有机污染物,底泥的营养释放问题是需要考虑的对水生态环境存在影响的问题。
(3)藻类
评价区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特点是以绿藻为主,其次是硅藻和蓝藻,优势种是绿藻门的栅藻、衣藻、小球藻、十字藻、弓形藻,硅藻门的直链藻、小环藻、针杆藻、舟形藻,蓝藻门的微囊藻、平裂藻、鱼腥藻、颤藻、蓝纤维藻,以及隐藻门的蓝隐藻。根据采样分析,施工区东湖水质呈富营养化。
在拟建的东湖通道上,湖滨带生长着茂盛的附生藻类,这些附生藻类将在东湖通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