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版权,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
刻 度 尺 1:用橡皮泥做一个山峰 2:在山峰的不同高度处按一定的高度差依次画上等高线 如果俯视观察等高线,呈什么形状? 封闭的曲线 * 如何读懂等高线地形图? * 各种地形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地区 等高线重叠处陡崖又称峭壁 *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 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应 峭壁(陡崖)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陡坡 等高线较密处 缓坡 等高线较疏处 山峰(洼地) 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的曲线时(中间高)或(中间低) * 缓坡 陡坡 山蜂 山蜂 山蜂 平地 山蜂 缓坡 *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 很小封闭曲线 较密 较疏 陡坡 缓坡 盆地(中间低) 山峰(中间高) 1 2 3 4 400 350 300 300 250 * 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 * 山顶 鞍部 山脊(陡坡) 陡崖 山脊(缓坡) F 山谷 * C点容易,因为坡度较缓。 * 陡坡 缓坡 山谷 山脊 同学们想登鸡冠山走哪一条路好呢? 等高线地形图的识别和应用 * 山区地势陡峭,往往造成公路的坡度比较大,行车不安全。而沿等高线修筑可以使地形相对平坦,减小公路坡度。 * 1: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D 2、把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反映在地图上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绘制平面图 B.绘制等高线图 C.绘制政区图 D.绘制旅游图 B * A B C D E * 7.右图是某地形等高线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在位置地形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2)从图中可知 C点的海拔是______, 与最高峰的 海拔相差______。 峭壁 山脊 山顶 鞍部 900米 200米 * 在下图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类形: 山地为_____ 高原为_____ 平原为_____ 丘陵为_____ 盆地为_____ 甲 乙 丙 丁 戊 * 地形的变化 来自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形成了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而在它的东段有一条深深的刻痕,即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喜马拉雅山 雅鲁藏布大峡谷 * * 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 当流水携带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减低,泥沙大量沉积,在河流的中下游常常造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和冲积平原。 流水的搬运作用、泥沙的沉积作用 * 流水的冲刷使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 * 流水也会使石灰岩溶蚀,形成许多溶洞 * 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 形成平原和三角洲 * 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漠。 * 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 流水冲刷 流水沉积 风的吹蚀 冰川作用 * 流水冲刷 桂林溶洞 流水侵蚀 科罗拉多大峡谷 流水冲刷 风的吹蚀 * 主要是受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哪些? 2、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球的地形形成有什么不同?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起伏加大。影响是阶段性的。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具有缓慢、持久的影响。 3、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哪种力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呢? 就全球而言,内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位,而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 * 请你来选择: 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流水的溶蚀作用 B、流水的沉积作用 C、风的吹蚀作用 D、冰川移动的作用 A * 包括地震、火山和________ 地形的改变 地壳运动 内力 外力 风力 流水 冰川 海浪 生物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作用 * 思考: 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球的地形形成 有什么不同?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______,______,使地表起伏_______。影响是阶段性的。 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高山,______深谷,使地表趋于______。具有缓慢、持久的影响。 高山 深谷 加大 削低 填平 平坦 *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6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解质.ppt
- 论08并列句.ppt
- 8第8章 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ppt
- 7第7章 电子技术文件.ppt
- 6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ppt
- 8局域网安全.ppt
- 8章_电解质溶液.ppt
- 9 静电场4及(3-4)习题课.ppt
- 浅析09-05 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ppt
- 917215-陈邦杰_数控机床.ppt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37228-2025安全与韧性 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管理指南》.pdf
- GB/T 23724.3-2025起重机 检查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1349.2-2025机械振动与冲击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 第2部分:用激振器作单点平动激励测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