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教案.doc.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微生物学》教案.doc

教 案 2010 ~ 2011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 程 名 称 医学微生物学 开 课 系 部 基础医学系 开课教研室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授 课 教 师 吴高莉 职 称 讲师 授 课 班 级 临床医学 学 生 人 数 长 沙 医 学 院 教 务 处 制 长 沙 医 学 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医学微生物学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绪论 授课教师 吴高莉 所属系(部) 基础系 所属教研室 病原生物学 职称 讲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 授课时数 1 授课班级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 专科□) 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见习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它□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医学微生物学》(第7版)李凡、刘晶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要求: 1.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的特点、分类、与人类的关系。 2.什么是微生物学?什么是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研究范围。 3.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重点: 1.熟悉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分类、与人类的关系。 2.了解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范围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 讨论法□ 启发式□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读书指导法□ 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其它□ 教学手段(请打√选择):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投影□ 幻灯□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 1.概念:自然界中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特点: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增殖迅速、容易变异 3.分类 : ①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酶;含有一种核酸(RNA或DNA)。 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器不完整,只有核糖体;拟核,无核仁、核膜; DNA和RNA同时存在。 ③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器完整;有细胞核,有核仁、核膜。 4.与人类的关系: (1)少数微生物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害; ①病原微生物 ②机会致病性微生物 正常情况下不致病,特殊情况下致病的微生物。 (2)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植物是有益的,而且有些是必需的。 ①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②在农业方面的作用 ③在食品方面的作用 ④在制药方面的作用 ⑤在工业方面的作用 ⑥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⑦在生命科学中的作用 ⑧人类和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 第二节 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 一、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概念: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进化及与人、动、植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二、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 概念: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第三节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一、微生物学经验时期 在生活生产(主要是食品)、医学方面的经验。 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①列文虎克:荷兰人,首台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微小生物的存在。 ②巴斯德:法国科学家。有机物既可以酿出美酒,也可变成醋,也可以变质腐败,都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和微生物自身特点、生长环境等有关,开始了微生物生理学研究。 ③郭霍:德国科学家。固体培养基,标本中细菌的分离和纯化,染色方法,动物实验等。 ④琴纳:英国乡村医生。从挤奶女工和中国古代的人痘接种法中受到启发,创用了牛痘接种法。人类首次人工主动免疫。 ⑤贝林格:德国科学家。用含白喉抗毒素的动物免疫血清成功治愈一名白喉女孩。人类首次人工被动免疫。 ⑥伊凡诺夫斯基:俄国植物学家,发现第一个(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病毒。 ⑦艾利希:首先合成化学药物(砷凡纳明)治疗微生物感染(梅毒)。 ⑧弗莱明:第一个发现抗生素(青霉素)。 ⑨我国科学家:黄祯祥发现并首创了病毒体外细胞培养技术;汤非凡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并用鸡胚卵黄囊接种培养。 三、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1.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 2.微生物全基因组研究 3.微生物学诊断技术快速发展 4.疫苗研制的高速发展 提问:在生活中哪些方面与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