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含水量的测试
水分含量的几种测定方法
2012-04-25
水分测定方法有许多种,我们在选择时要根据食品的性质来选择。常采用的水份测定方法如下: 1、热干燥法: 常压干燥法(此法用的广泛); 真空干燥法(有的样品加热分解时用); 红外线干燥法; 真空器干燥法(干燥剂法); 2、蒸馏法 3、卡尔费休法 4、水分活度AW的测定 下面我们分别讲述测定水分的方法。 一、常压干燥法 1、特点与原理 特点:此法应用最广泛,操作以及设备都简单,而且有相当高的精确度。 原理:食品中水分一般指在大气压下,100左右加热所失去的物质。但实际上在此温度下所失去的是挥发性物质的总量,而不完全是水。 2、干燥法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对食品而言): 水分是唯一挥发成分 这就是说在加热时只有水分挥发。例如,样品中含酒精、香精油、芳香脂都不能用干燥法,这些都有挥发成分。 水分挥发要完全 对于一些糖和果胶、明胶所形成冻胶中的结合水。它们结合的很牢固,不宜排除,有时样品被烘焦以后,样品中结合水都不能除掉。因此,采用常压干燥的水分,并不是食品中总的水分含量。 食品中其它成分由于受热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例:还原糖?氨基化合物△→变色(美拉德反应)?H2O 还有H2C4H4O6(酒石酸)?2NaHCO3NaC4H4O6(酒石酸钠)?2H2O?2CO2 发酵糖(NaHCO3?KHC4H4O6)△→H2O?CO2?NaKC4H4O6 高糖高脂肪食品不适应 只看符合上面三点就可采用烘箱干燥法。烘箱干燥法一般是在100~105下进行干燥。 我们讲的上面三点,应该是具体的具体分析,对于一个分析工作人员,或者是一个技术员,虽然干燥法必须符合三点要求,那么我们在只有烘箱的情况下,而且蓑红样品不见得符合以上讲的三点,难道就不测水分吗? 例如,啤酒厂要经常测啤酒花的水分,啤酒花中含有一部分易挥发的芳香油。这一点不符合我们的第一点要求,如果用烘箱法烘,挥发物与水分同时失去,造成分析误差。此外,啤酒花中的α—酸在烘干过程中,部分发生氧化等化学反应,这又造成分析上的误差,但是一般工厂还是用烘干法测定,他们一般采取低温长时间(80~85℃烘4小时),或者高温短时(105烘1小时) 所以应根据我们所在的环境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当然我们应该首先明白有没有挥发物和化学反应等所造成的误差。 3、烘箱干燥法的测定要点 取样(称样) 在采样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水分的变化,对有些食品例如奶粉、咖啡等很容易吸水,在称量时要迅速,否则越称越重。 干燥条件的选择 三个因素:温度;压力(常压、真空)干燥;时间。 一般是温度对热不稳定的食品可采用70~105;温度对热稳定的食品采用120~135。 4、操作方法 清洗称量皿烘至恒重称取样品放入调好温度的烘箱(100~105)→烘1.5小时于干燥器冷却称重再烘0.5小时称至恒重(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2g即为恒重) *油脂或高脂肪样品,由于脂肪氧化,而后面一次重量反而增加,应以前一次重量计算。 *对于易焦化和容易分解的食品,可以选用比较低的温度或缩短干燥时间。 *对于液体与半固体样品,要在称量皿中加入海砂,使样品疏松,扩大蒸发的接触面,并且用一个玻璃棒作为容器。先放到沸水浴中烘,烘的差不多,再放到烘箱烘,否则不加海砂样品容易使表面形成一层膜,造成水分不易出来,另外易沸腾的液体飞沫使重量损失。 计算:水分=G2-G1/W 固形物(%)=100-水分% G1——恒重后称量皿重量(g) G2——恒重后称量皿和样品重量(g) W——样品重量(g) 固形物——指食品内将水分排除以后的全部残留物。其组分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无氮抽出物和灰分等。 5、烘箱干燥法产生误差的原因 样品中含有非水分易挥发性物质(酒精、醋酸、香精油、磷脂等); 样品中的某些成分和水分的结合,使测的结果偏低(如蔗糖水解为二分子单糖),主要是限制水分挥发; 食品中的脂肪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使样品重量增重; 在高温条件下物质的分解(果糖对热敏感); 果糖C6H12O6大于70C6H6O3?3H2O 被测样品表面产生硬壳,妨碍水分的扩散;尤其是对于富含糖分和淀粉的样品; 烘干到结束样品重新吸水。 二、真空干燥法 1、原理:利用较低温度,在减压下进行干燥以排除水分,样品中被减少的量为样品的水分含量。 本法适用于在100以上加热容易变质及含有不易除去结合水的食品。其测定结果比较接近真正水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氨工艺合成工段仿真软件.doc
- 浅析吊车偏心吊装工法.doc
- 大学校园网的设计毕业设计.doc
- 浙能麻家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皮带机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 行评审.pdf
- 性从句详细讲解.docx
- 之烘焙手册.doc
- 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学生素质测试.doc
- 运动是稳定物质基本状态.doc
- 精品周鸿图先生课徒笔记摘录.doc
- DB37_T 3068-2017 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安全使用规则.docx
- DB37_T 1129-2008 鲁菜 糟熘鱼片.docx
- 济宁名牌产品认定规范.docx
- DB37T 3411-2018 主要造林树种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23/T 3659-2023陈设艺术瓷器 冰花瓷制作工艺.docx
- DB37/T 3387-2018 城市河道淤泥利用规范.docx
- DB32_T 3199-2017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docx
- DB22T 2492-2016 检验检测机构人员行为规范.docx
- DB37T 3407-2018 “老字号”品牌价值测算.docx
- DB4212T 30-2020 早钟6号枇杷栽培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