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双基限时练-岳麓版选修1-
双基限时练(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铁器和牛耕逐渐推广 B.水利工程的兴建
C.私田荒地的开垦 D.井田制逐渐瓦解
解析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A
2.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的最突出表现是( )
A.各诸侯国普遍进行变法 B.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D.奴隶起义频繁
解析 西周时期的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但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
答案 B
3.平王东迁后,“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天子之尊与诸侯无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周王室内乱,元气大伤 B.诸侯势力日益发展
C.王畿缩小,经济拮据 D.诸侯国拒绝纳贡
解析 本题为材料题,关键是理解材料,通过“天子之尊与诸侯无异”可知王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其主要原因是诸侯与国王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诸侯势力发展。
答案 B
4.《管子·乘马篇》中记载“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鲁国实行“初税亩” B.齐桓公“尊王攘夷”
C.管仲实行“相地而衰征” D.李悝提出“尽地力”
解析 从材料中的“管子”和“不忘其功”“不惮劳苦”可知是管仲改革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 C
5.管仲有一句名言:“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仲的政治活动中,既有利于强国又能够“富民”的一项是( )
A.提出“尊王攘夷”的策略
B.严格尊崇周礼
C.推行“相地而衰征”的赋税政策
D.剥夺贵族特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管仲改革的认识。“相地而衰征”既扩大了税源,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又调动了私田主人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C项正确。
答案 C
6.春秋时期,鲁国实行了“初税亩”,齐国实行了“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共同后果有( )
①增加了国家收入 ②承认了土地私有 ③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春秋时期的“初税亩”和“相地而衰征”是鲁国和齐国为了增加政府收入而采取的改革措施,其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同时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答案 A
7.战国时期,有一位历史人物曾经提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
A.奴隶主贵族 B.商人
C.新兴地主 D.农民
解析 本题为材料选择题,解题关键是理解材料。“夺淫民之禄”,指的是剥夺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答案 A
8.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变法的主观因素是( )
A.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B.谋求争霸战争的优势
C.土地私有制的日益确立
D.周王室衰微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国君变法的主观因素,即国君变法的主观目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观目的都是富国强兵满足争霸的需要。
答案 B
9.下列关于李悝变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改善了吏治,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 ②“废沟洫”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 ③强调法治的作用 ④提出了“尽地力”的农业政策 ⑤创建了军队“武卒”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创建“武卒”的是吴起变法,排除含⑤的选项即可。
答案 D
10.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运动的共同点不包括( )
A.推动了封建化进程
B.依靠和重用有才干的人实施改革
C.促进了政治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解析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巩固了地主阶级的统治,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答案 D
11.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 )
①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②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③改革的性质完全相同 ④都以法家思想为指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春秋时期的改革属于奴隶主阶级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是封建性质的改革,春秋时期法家思想尚未形成。排除含有③④的选项。
答案 A
1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主要含义是( )
①由宗法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②法治取代人治 ③由奴隶制经济到封建制经济 ④由商品经济到农耕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指的是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①③符合题意;法治取代人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之一,②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是农耕经济,④错误。
答案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语文-第3部分-第4章-第1节-选用,变换句式(一)章节复习测试题.doc
- 高三语文-第3部分-第5章-第1节-简明,连贯,得体章节复习测试题.doc
- 高三语文-第3部分-第4章-第2节-仿用句式及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二)章节复习测试题.doc
- 高三语文-第3部分-第5章-第2节-准确,鲜明,得当(三)章节复习测试题.doc
- 高三语文-第3部分-第4章-第2节-仿用句式及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三)章节复习测试题.doc
- 高三语文-第3部分-第4章-第2节-仿用句式及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一)章节复习测试题.doc
- 高三语文-第3部分-第5章-第2节-准确,鲜明,得当(二)章节复习测试题.doc
- 高三语文-第4部分-第1节-审题与立意(一)章节复习测试题.doc
- 高三语文-第4部分-第2节-拟题与点题(二)章节复习测试题.doc
- 高三语文-第3部分-第6章-图文转换,表文转换(二)章节复习测试题.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期中测试卷附答案(培优).docx
- 破茧之路:高中生物理学习无力感剖析与对策探寻.docx
- 以体育人:自主协作教学模式重塑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docx
- 栀子苷对糖尿病血管内皮祖细胞内活性氧与钙离子浓度的调节机制探究.docx
- 解析心肌细胞自噬:创伤后迟发性心脏损伤的关键机制与诊疗新思.docx
- 安徽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能力提升路径探索:基于现状、问题与对策的分析.docx
- 解码基因表达密码:子宫颈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分子机制探秘.docx
- 微波消融联合动脉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分支癌栓治疗新路径.docx
- 经济法视域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深度剖析与完善路径探究.docx
- 中学数字校园系统构建:策略、实践与展望.docx
最近下载
- 国家安全论文2000字范文(精选5篇).docx VIP
- 用电检查员技能培训课件—三相四线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及操作.pptx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pptx
-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红色革命故事学习PPT.pptx VIP
- 心理健康指导师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电子基础培训介绍.pptx VIP
- 离心式压缩机培训PPT.pptx VIP
- 犯罪心理学大学校园故意杀人罪的分析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为例.pdf
- SLT 631.1-2025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docx
- 高考历史判断题练习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