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练-水体运动规律
专练三 水体运动规律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60分)
(2014·北京西城期末)下图为台湾地区某年水资源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是( )
A.蒸发、下渗 B.下渗、入海
C.蒸腾、蒸发 D.蒸发、入海
解析 大气降水在转化为河流径流和补充地下水的过程中,由于太阳辐射的作用,有一部分水会被蒸发消耗,故甲表示蒸发;人们在利用河川径流水资源的过程中,部分径流流入海洋,故乙表示入海。
答案 D
2.台湾岛水资源甲、乙两项损失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 )
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 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
河流开发利用比例高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 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A. B. C. D.
解析 影响蒸发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台湾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所以蒸发旺盛。台湾由于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地表径流速度快,再加上夏季多暴雨,降水历时短,下渗转化为地下水的量小,致使大部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流入海洋而损失掉,没有被人类有效利用。
答案 A
(2014·洛阳统考)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是( )
A.甲—河口三角洲
B.乙—冲积扇
C.丙—风蚀蘑菇
D.丁—冲积平原
解析 由图可知,乙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可能形成河口三角洲;丁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可能形成冲积平原;甲位于河流的出山口,可能形成冲积扇。
答案 D
4.若在图中甲处修建一大型水库,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是( )
A.增大入海泥沙量
B.增大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
C.增加库区周边的降水量
D.促进海上内循环
解析 在甲处修建水库,会增加库区的蒸发量,从而使库区附近的大气含水量增加,进而增加库区周边的降水量;水库的修建会减小入海的泥沙量,调节河流径流,减小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该水库的修建与海上内循环无关。
答案 C
(2014·保定调研)下图示意某一河流的某一测站在2014年7月18日至20日测得的降雨量和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完成5~6题。
5.测站附近开始出现泛滥洪峰的时间约是降雨停止后( )
A.9小时 B.18小时
C.27小时 D.36小时
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降雨止于18日12时,而开始出现泛滥洪峰的时间为19日6时左右,故降雨停止后18小时左右开始出现泛滥洪峰。
答案 B
6.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该地河流径流过程线的“洪峰”点却呈现向左移动的情形,这最可能是由于( )
A.测站下游开始修筑堤防
B.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C.测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
D.测站上游兴建大型水库
解析 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洪峰点却向左移动,这说明出现洪峰的时间提前了,这显然与测站上游径流汇集的速度加快有关,这最可能是由测站上游的植被遭受破坏、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导致的。
答案 C
(2014·合肥质检一)下图是我国某河流下游日平均流量补给类型结构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中国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描写区域景观的名句,下列诗句中,能描述图示河流所在地典型地理特征的是( )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江里江外两面天,参天榕树盖半边
C.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解析 该河流径流量小,应该位于西北地区。“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描述的是我国新疆地区的景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的是江南的景观;“江里江外两面天,参天榕树盖半边”描述的是华南地区的景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
答案 C
8.图示河流补给类型分别是( )
A.浅层地下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
C.冰川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雨水补给
D.雨水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
解析 集中在春季,说明其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集中在夏季,且有较大的波动性,说明其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应为雨水补给;集中在夏季,补给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明其是冰川融水补给;补给量较稳定,为浅层地下水补给。
答案 B
(2014·名校联考四)下图为某帆船环球航海路线图。2012年12月船上某船员在丙海域投放了一个交友漂流瓶,2013年4月该漂流瓶被游客在丁处海边捡到。据此回答9~10题。
9.该漂流瓶依次经过的洋流最可能是( )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西澳大利亚寒流→西风漂流
B.北印度洋季风洋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
C.南赤道暖流→莫桑比克暖流→秘鲁寒流→西风漂流
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巴西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解析 12月份丙海域受北印度洋季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地理-3.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与地球表面形态复习-湘教版.doc
- 高考地理-14.3-中国地理分区课件-湘教版.ppt
- 高考地理-2.4-地球的结构复习-湘教版.doc
- 高考地理-3-旅游规划与文明旅游课件-湘教版选修3.ppt
- 高考地理-3.2-大气的垂直分层、受热过程及运动复习-湘教版.doc
- 高考地理-3.3-气压带和风带复习-湘教版.doc
- 高考地理-3.4-常见的天气系统与气候复习-湘教版.doc
- 高考地理-3.5-水循环和洋流复习-湘教版.doc
- 高考地理-4.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复习-湘教版.doc
- 高考地理-4.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复习-湘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