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汉字的贮存传播与变异(二).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汉字的贮存传播与变异(二)

历史汉字的贮存、传播与变异(二) ——从《原本玉篇》到《万象名义》 臧克和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上海 200062) 摘要: 《名义》对于《原本》补正的意义,首先是区分文献结构层次,区分了文献结构层次,就可以开展 历史汉字的时间层次研究。以“糸部”贮存为例,从《原本玉篇》到《万象名义》的传抄关系是:除了体 现在形音义系统对应上面,还体现在《原本》写错了,《名义》也跟着抄错;在传播变异、抄写用字方面, 《原本》抄写用简体俗体变体,或者形近易混字,《名义》也跟着抄作同样的书体,或形近致混;形音义关 系,《原本》较《宋本》贮存不同的对应关系,《名义》也抄同《原本》;部类之内,《宋本》次字顺序乱, 《名义》抄写完全遵循《原本》的次序。同时,本文提到的《名义》传抄《原本》文献学关系,是特指传 抄同一个系统的《原本》,未必就是传抄的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原本》残卷。 关键词: 原本; 名义; 变异 中图分类号:H162 文献标识码:A 南朝顾野王的《玉篇》是《说文解字》(以下简为《说文》)到后世字书的过渡桥梁,但 原本残缺,仅存八分之一左右。一般认为,《篆隶万象名义》(以下简为《名义》)的作者空海 生当中国唐代,所撰体例全仿《玉篇》,可以拿来对《原本玉篇》(以下简为《原本》)进行具 体补正。有的研究者较早就根据《名义》部目校订情况,作出过这样的说明:“此书纯以顾 野王《玉篇》为蓝本而略加剪裁。今以唐写本《玉篇》残卷校之,除删节义训及不载经典与 《大广益会玉篇》同称缺憾,但其所存义训,均关重要,且与顾书原秩毫无紊乱,以视陈彭 年等之谫漏无识妄自增损者固不可同日而语矣。故斯籍之在今日,其有功于小学者凡有二事: 顾氏《玉篇》自孙陈辈增修之后,面目全失。今虽尚存唐写本《玉篇》残卷可以证明顾氏原 书异于孙陈,但残卷不完,无由窥其全豹也。空海之书完整无缺,若重加爬梳,补苴罅漏, 考其所删之经典及野王之按语,则顾氏原秩宛然俱在。陈丘等之重修《玉篇》,非第凌乱次 序、增损义训已也,字音反切亦有损益。……是以后之览者仍不知其孰为增改者也。……今 有斯书,则某纽某韵为陈丘等之增改,按图索骥,不爽累黎。唐宋音变因之以明……”1 据 上引朱氏序,唐代增改《玉篇》,同时代可能参照的版本有这样几种:释慧力所撰《象文》, 道士赵利正所撰《解疑》。所以,刘尚慈《名义考辨》就以为:空海之《名义》应该是以原 本《玉篇》为基础,补入了《象文玉篇》之篆书,又借鉴了孙强《玉篇》及赵利正《玉篇解 疑》而编纂的。《名义》成书晚于上元本近 150余年,《名义》所本是顾氏原本还是上元本尚 难确定。杨守敬认为《名义》本于顾氏原本,周祖谟亦持此论。对照发现,原本《玉篇》残 卷将《说文》重文均置于字头位置,《名义》则或置于释文,或径删去。研究者以残卷为例, 指出《名义》少收原本《玉篇》所立《说文》重文字头 128 字。另外,《名义》与原本《玉 篇》相比较,《名义》只是删除了顾氏所引例证及野王案语,而其部目、部序、义训等,与 2 原本基本一致。 到目前为止,研究者都还是停留在一般性推测《名义》的恢复原本《玉篇》特殊文献学 文字学价值。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原本》《名义》迄今只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影印,没有一个 1 经过全面整理的本子。《名义》对于《原本》补正的意义,首先是区分文献结构层次,区分 了文献结构层次,就可以开展历史汉字的时间层次研究。就是说,在原本《玉篇》即南朝《玉 篇》不完整的情况下,对照《名义》,可以认为是基本反映了唐代所见《玉篇》原貌。如果 将上述两个层次的文献结构基本区分开来,也就可以分出《宋本玉篇》(以下简为《宋本》) 到底增加了多少字量以及哪些字:这样几个层次大致清楚了,有关《玉篇》文献结构关系也 就基本明确了。就是说,对照《原本》《名义》,可以调查分析《玉篇》所贮存历史汉字的时 间层次。跟《名义》对照,《宋本》多出的字量,就是唐宋之际增广的结果。这种时间层次 研究的前提,有待于从有关贮存文献内部真正对照清楚《名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