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生安全教育题班会辅导材料.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安全教育题班会辅导材料

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辅导材料 在一个家庭中,每位亲人的安危牵动着全家人的心;在一所 学校中,每位同学的安危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为增强同学们的 安全意识,普及安全防范知识,我们梳理分析了近年来涉及大学 生的多发性案件和各类安全事故,提出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供 同学们借鉴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减少 案件和事故发生。 多发性案件防范篇 多发性案件之一:盗窃 盗窃是最常见的犯罪行为,发生在校园内的案件中大多数是 盗窃案件。某地统计,2009 年,某地高校共发生盗窃案件 1037 起,占高校发案总数的 86.7%,同比上升 28.2%;其中比较突出 的是入室盗窃573 起,被盗自行车109起,分别占盗窃案总数的 55.26%和 10.5%,同比上升30.52%、39.74%。我校2012 年全年 接报警50 宗,其中盗窃案件27 宗,占接报警案件的54%。由此 可见,盗窃案件在高校校园案件的发案率是比较高的,也是我们 日常安全防范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1、校园盗窃案的主要特点。犯罪嫌疑人通常对学校的情况 比较熟悉,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规律。作案时间一般选择白 天学生上课、宿舍没人或夜间学生熟睡的时候;作案地点以学生 宿舍为主;作案手段多以找人为由溜门或翻窗进入学生宿舍伺机 1 作案;侵害目标以摆放 明显位置且易于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手 机、MP3 等为主。 【典型案例】:2009 年9 月至12 月, 市4 所高校被犯罪嫌 疑人利用学生上晚自习之机,翻窗进入宿舍,盗窃作案 10 起, 窃得笔记本电脑24 台,价值10 万余元。 【典型案例】:2009 年4 月2 日,犯罪嫌疑人利用 高校学 生上课,宿舍无人之机,撬锁入室,一次盗走七间宿舍内笔记本 电脑14 台、手机2 部及其他物品,总价值近10 万元。 2、如何防范被盗。从历年来发生的校园盗窃案件看,一些 大学生防范意识淡薄、对自身财物保管不力,给犯罪嫌疑人造成 了可乘之机。只要同学们提高防范意识,采取正确的方法,就能 够减少被窃案件的发生。常见的方法有:大额现金不要随意放 身边,就近存入银行,将存折和印鉴、密码、身份证分开存放, 最好不将自己的生日、手机或家庭电话号码、学号作为存折或信 用卡的密码,防止被他人盗取;贵重物品如笔记本电脑、照相机 等,要放进橱柜锁起来,以防被犯罪嫌疑人顺手牵羊;离开宿舍 时要随手关窗锁门,不要怕麻烦;同学之间要相互关照,发现陌 生人要仔细观察,多加盘问;要积极参与义务安全巡逻,共同维 护校园安全。 3、发现被盗后的应对方法。同学们一旦发现被盗,要 第 一时间向公安机关 (电话 110)或学校保卫处(电话 8124110) 报案,配合警方和学校保卫处做好以下工作:一方面要保护好现 场。发现被盗后,同学们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现场的初始状态, 不要随意翻动,以免破坏现场痕迹,影响侦查工作。另一方面要 发现控制可疑人员。如发现可疑人员,要 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 2 上,视情机动灵活地进行盘问,尽量设法将其稳住或拖延时间。 如难以控制可疑人员要尽量记下其体貌特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 告。如银行卡、存折等被盗,要尽快到银行挂失,最大程度地减 少损失。知情人员要积极配合学校保卫处和公安机关的调查取证 工作,及时提供有价值情况,不能置身事外,贻误破案时机。 多发性案件之二:诈骗 大学生刚刚离开家庭,尚未完全走入社会,相关阅历尚浅, 易被不法分子言语表象蒙蔽,成为诈骗犯罪的侵害对象。 1、诈骗案件的主要形式。一是社交诈骗。一些大学生 社 会交往过程中,没有意识到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轻易相 信 言巧语,因而上当受骗。二是择业诈骗。犯罪嫌疑人往往利 用当前就业压力大、工作难找的现实状况,通过吹嘘自己有能力、 有关系以及许诺高薪等骗取受害人的信任,而后又捏造需要 “打 通关系”、给 “好处费”或者缴纳报名费等各种费用的名义,向 受害人索要钱物实施诈骗。三是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以互联网 为平台,采用网络购物、虚假中奖、彩票预测和股票投资等手段, 对大学生实施诈骗。四是电话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拨打用非正 常手段 (包括盗取大学生应聘时留下的个人信息等)获取的大学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