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候变化对中国业用水和粮食生产的影响
第26 卷 第2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26 No.2
20 10 年 2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Feb. 2010 1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的影响
吴普特,赵西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凌 712100 )
摘 要: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国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产生影响。该文分别采用
Palmer 干旱指数 (PDSI )、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 (GIQ )、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PHGO )作为气候变化、农业用水和粮食
生产具体度量指标,分析了中国1949-2005 年PDSI 、GIQ、PHGO 年际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关系,发现在1949-1983 年
PHGO 和1949-1990 年GIQ 均与PDSI 具有较好线性相关关系,表明气候变化在上述时间段对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影响
显著,人为因素 (技术进步、政策机制、生产投入等)影响相对较小。依据相关关系对 1949-2005 年GIQ 和PHGO 进
行预测发现,1991-2005 年GIQ 和1984-2005 年PHGO 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程度较差,表明人为因素 (技术进步、政
策机制、生产投入等)在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中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对农业节水平均影响率达27% 以上,对粮食增产
平均影响率达40% 以上。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机制保障和生产投入增加等人为因素控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候变化
对中国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水,粮食产量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10.02.001
中图分类号:S162,S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0)-02-0001-06
吴普特,赵西宁.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2):1-6.
Wu Pute, Zhao Xining.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water use and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 10, 26(2): 1-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可避免地会对中国农业灌溉用水量和粮食安全生产产生
0 引 言
影响。因此,从宏观角度上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用
全球气候变化作为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已成为 21 水和粮食生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世纪世界各国普遍关注与重视的热点问题。近 1 个世纪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以来 (1906 -2005 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
[1-2] 通过Palmer 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
0.74 ℃ ,1908 -2007 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
[3] PDSI )来描述气候年际间的变化特征,并分析气候变化
1.1℃ 。尽管中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一
致,但在某些方面表现更加剧烈,中国出现极端天气, 对中国 1949 -2005 年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的影响。
如强暴雨、强雷暴、干旱化等较为频繁,这无疑给中国 Palmer 干旱指数 (PDSI )所需相关气象数据是基于栅格
的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联合国政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