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言化学是世界变更加绚丽多彩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概念: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重要原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3、化学研究的对象:自然界一切具体事物。
4、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是指无毒、无害、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产品。并非是物质的颜色。
5、绿色化学的核心: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7、化学学习的特点(三个关注):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概念: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3、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本质区别是:需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实验学习方法: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法、归纳法。
2、科学探究方法: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取数据—得出结论
3、二氧化碳的特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氧气的特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10、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就说明装置不漏气。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均匀。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受热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过滤一贴二低三靠一贴二低三靠: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滤纸破损
13、蒸发注意事项:
(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14、仪器洗涤 现象 碳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磷 产生大量白烟 硫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镁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铝 铁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石蜡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注意: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问题:
(1)、木条和硫分别在氧气里燃烧和在空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答:氧气是支持燃烧的物质,氧气的浓度越大,物质燃烧得越剧烈。
(2)、磷、硫、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答:反应前都是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氧气),反应后是一种物质,条件都是点燃。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概念: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