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管理
作者:张鲁英,姜冠华,梁家立,张广福,杨哲,郑晓舟,张波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管理。方法 18例患者在ECC下行急诊CABG。其中急症手术14例,紧急手术4例。全组均在全麻ECC下行急诊CABG。用膜式氧合器,非搏动灌注,流量2.2~2.6 L/(min·m2)。灌注压力维持在60~80 mmHg。根据急诊病例特点及术前检验结果预充白蛋白、5%碳酸氢钠等。采用浅低温ECC技术,6例应用超滤或改良超滤。结果 ECC时间(116.5±28.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8.2±19.6)min。辅助时间(43.6±17.2)min。平均搭桥3.5支。1例主动脉插管处出血死亡。其余病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其他重要器官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 正确合理的抢救措施是提高急诊CABG成功的关键之一;温血心肌保护液加温血桥灌注有利于术中心肌保护;应用浅低温和改良超滤技术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诊;超滤;改良超滤
近年来,随着内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普及和外科冠心病治疗技术的逐步成熟,需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者日益增多。合理地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管理可以为成功进行急诊CABG手术提供重要保证。2001年3月至2006年2月,济南军区总医院共完成急诊CABG 18例,现将ECC管理特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8例急诊CABG患者中,男10例,女8例,年龄36~80(64.6±9.8)岁。合并糖尿病8例,高血压11例,陈旧性脑梗塞3例,室壁瘤2例。其中急症手术14例:术前急性心肌梗死2例,不能控制的不稳定心绞痛9例,左主干病变3例;紧急手术4例;急性泵衰2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前降支撕裂并心包填塞1例,室颤1例。
1.2 ECC方法及心肌保护 全组均在全麻ECC下行急诊CABG。全组采用膜式氧合器,非搏动灌注,流量2.2~2.6 L/(min·m2)。灌注压力维持在60~80 mmHg。常规预充乳酸林格式液500 ml,血定安或贺斯1000 ml,甘露醇200~250 ml,地塞米松30~40 mg,抑肽酶200万KIU。根据急诊病例特点及术前检验结果预充白蛋白、5%碳酸氢钠等。采用浅低温ECC技术,鼻咽温33.0℃~34.6℃,血温在33.0℃~34.4℃。ECC中Hct 0.23~0.27。阻断升主动脉后间断灌注4∶1温血停搏液。首剂灌注高钾4∶1温血停搏液1000 ml(钾浓度23 mmol/L)引导停搏,压力120~140 mmHg,间隔15 min灌注低钾4∶1停搏液10~15 ml/kg(钾浓度12 mmol/L),同时用多头灌注管经已完成远端吻合的血管桥行桥灌,主动脉开放前经主动脉根部+血管桥灌注37℃温血。流量200~300 ml/min,持续2~3min,开放主动脉后经近端吻合的血管桥持续灌注37℃温血,压力50~60 mmHg。6例应用超滤或改良超滤。
2 结果
2.1 ECC平均时间(116.5±28.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8.2±19.6)min。平均辅助时间(43.6±17.2)min。平均搭桥3.5支。17例开放升主动脉时自动复跳。1例开放后室颤,经10WS除颤后复跳。
2.2 1例在非ECC下行CABG术者,因室颤紧急ECC下行CABG,停机困难,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辅助下停机,但因主动脉插管处出血而死亡。其余病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其他重要器官并发症,康复出院。
3 讨论
3.1 正确合理的抢救措施是提高急诊CABG成功的关键之一[1]。①需急诊CABG者,在病房或导管室止痛镇静控制疼痛,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扩血管药物等手段调节心脏前后负荷,急性心肌梗死者放置IABP。对上述处理无效时,尽可能进行股动脉-股静脉ECC为手术抢救赢得时间;②急诊CABG患者的麻醉应强调围麻醉期间减少心肌氧耗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控制心率和血压,并避免应激反应。③术中尽快建立ECC,应用浅低温ECC技术,便于恢复全身及心肌灌注,使心脏处于“空跳”状态,降低心肌氧耗。又利于维持较高平均动脉压。并可减少全身炎性介质的释放。④建立完善的有创监测及畅通的静脉通道。我们常规放置Swan-Ganz导管监测心功能状态;桡动脉穿刺监测血压变化;14号套管针开放上肢静脉,以便及时补血输液等。⑤加强术后综合处理。适当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以保证充分氧供,注意预防高血糖及低氧血症的发生,合理及时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和扩血管药物,维护血流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