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四川盆地看古隆起成藏地两重性.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四川盆地看古隆起成藏地两重性

天 然 工 业 2009 年2 月 黄 籍 中 原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 从四川盆地看古隆起成藏的两重性. 天然气工业, 2009, 29(2) : 12217. 从四川盆地乐山) 龙女寺加里东 、泸州) 开江印支 两大隆起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入手, 类比论 证了不同性质的古隆起对油气藏形成的利与弊。结果表明: ¹泸州) 开江印支 隆起属继承性沉积型隆起, 剥蚀 幅度弱, 中石炭统黄龙组/ 天窗0展布范围小, 而且发生在下志留统油系烃源大量排烃之前, 有利于古油藏、古气藏 的形成与保藏, 该区勘探程度虽已较高, 但仍具勘探前景; º乐山) 龙女寺加里东隆起, 属剥蚀型隆起, 剥蚀幅度 大, 延续时间长, 震旦系灯影组/ 天窗0 发生在古气藏形成之后, 古气藏遭受明显破坏, 导致现今气藏气源不足, 该区 勘探宜转向古隆起外围, 目的层以下古生界为主。结论认为: 印支 隆起有利于油气的富集与储存, 应列为勘探的 主要靶区。 四川盆地 加里东 印支 古隆起 油气成藏 勘探有利区 DOI: 10. 3787/j . i n . 10002 0976. 2009. 02. 003 古往今来, 隆起、古隆起在油 圈闭成藏进程中 3/ 4; 发展时期长达120 Ma 及30 Ma 以上。在此, 将 极具重要性。因此, 历来备受关注。然而纵观已发 两者若干地质特征列于表1 中。 表的论文、论著, 对其正面( 构建) 论证多, 而对其负 1. 1 ) 面( 破坏) 讨论少。殊不知, 隆起、古隆起由于其所经 乐山) 龙女寺加里东期隆起是四川盆地形成最 历的地质事件不尽相同, 故在构建油 藏的进程中 早、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剥蚀幅度最大、覆盖面 其作用亦有所不同, 即两重性不可忽视。 积最广的巨型隆起( 图1) 。 [ 1] 四川盆地以1958 年川中喷油为契机, 加大勘探 研究表明 , 如图1 所示, 其形态为一不对称的 与研究力度, 迄今已逾 50 年, 加之前期的勘探与研 具有裙边状的巨型隆起。西北冀陡, 倾角6b, 缺失寒 究工作, 对油 藏形成的基本认识比较深刻。基于 武系及下奥陶统; 东南翼缓, 倾角 1b40c; 顶部平坦, 3 2 较有深度、广度的勘探, 油 成藏地质规律日渐明 倾角小于30c 。隆起核部在川西边缘, 剥蚀至Z dn 晰, 为古隆起成藏两重性的研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段, 相对隆起幅度为3. 2 km; 由核部向川中、江油形 本文仅以四川盆地勘探所获的大量地质信息为 成两个鼻状隆起, 以前者为主体, 相对隆起幅度为 据, 以此命题讨论, 权当一名老石油、老四川为纪念 2. 6 km; 由川西边缘向东南、东北及南方向依次剥蚀 四川石油管理局成立 50 周年而作, 旨在抛砖引玉。 至下寒武统、中上寒武统、下奥陶统, 外围为中上奥 4 2 陶统及志留系。隆起面积约为18 @10 km ( 几乎占 1

文档评论(0)

zhuanqmf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