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景与心境的镜像日据时期新诗中的海洋书写以林修二之诗为例
文與哲 台灣南區大學中文系策略聯盟學術論叢
2014 年 6 月 頁 53~92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清 代 學 術 研 究 中 心
風景與心境的鏡像:
日據時期新詩中的海洋書寫──
以林修二之詩為例
王建國
[摘要]
本文主要著眼於台灣古典與現代海洋文學書寫之變異。首先,以日據時期新
舊文學作品中頗具代表性之「黑潮」為考察對象。倘若古典(舊)黑潮是封建體
制下的產物,則現代(新)黑潮則頗為貼近新時代的脈動──「黑潮」書寫正標
誌著本島新時代的風景:從面對裨海轉而面對太平洋──重新面對世界,且對於
本島新知識份子而言,順著黑潮的洋流,亦得以流向新殖民母國的中心與進入世
界新體系;而且,「黑潮」的書寫,大抵先流向高緯度的日本(順流),再逆溯至
低緯度的南洋 (逆流),而其時間之分野則明顯與皇民化運動、大東亞共榮圈有關。
現代海洋文學可謂有了新的語言與新的美學根據。其次,林修二因留學與養病的
關係,時常往返於臺灣與日本之間,而有為數甚多之海洋詩作;本文分別由「海
本文所稱之「鏡像」,毋寧基於這樣的一種假設,即一八九五年──乙未割臺,不僅已有
某種意義上的現代性發生,而且反映在海洋書寫上,亦產生極為明顯的變異性;相較於明
清時期,此際(本文尤指「言文一致」的日文書寫;詳見柄谷行人著,趙京華譯:《日本
現代文學的起源》[北京:三聯書店,2003 年],頁1-68)的海洋是一面更大的鏡子──
具有世界性,不僅可以映照時代的新風景(風景),且可以更清楚照鑑詩人的身影、內心
矛盾、慾望掙扎……(心境),故可藉由此具有現代性意義之海洋書寫,窺得其型塑或尋
覓到自己之過程;反之,亦可由其探尋主體的過程,發現彼時海洋書寫的現代性意義;就
某種程度而言,風景與心境亦彼此觀照、融攝,幾至難以辨識。
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54 文與哲 台灣南區大學中文系策略聯盟學術論叢
洋風景」與「風景心境」兩個層面來論析其詩作,其中,前者依「我」之是否介
入,再細分為「純然的風景」與「介入的風景」,而「風景心境:自我的發現」則
是在風景中發現主體的存在。
關鍵詞:林修二、海洋文學、風景、黑潮、大東亞共榮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