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分系统培训0711.ppt

  1.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室分系统培训0711

* * * * * * * 6、干扰区域布放天线 如果在室内存在室外干扰信号的区域,而且客户要求在室内区域必须占用室内信号,那么从室内覆盖优化的角度(相对室外基站优化调整),则需要根据干扰信号强度和区域来决定室内天线的布放位置。确保天线布放后,在室内干扰区域,室内信号的导频功率比室外干扰信号导频功率高5dB以上 。 分布系统设计-室内分布覆盖设计 7、交叉布放天线 根据室内各场景天线覆盖半径,对余下未放置天线的区域,进行交叉布放天线,以采用最少天线数量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室内覆盖的需求,同时使室内信号分布比较均匀 。 分布系统设计-室内分布覆盖设计 天线主瓣方向朝向电梯厅 一般可覆盖3层 天线主瓣方向朝向电梯井道 一般可覆盖4层 分布系统设计-室内分布覆盖设计 上下分扇区覆盖的站点,在设计电梯覆盖时,应使用下层主控信号,以保证低层(特别是1层)电梯口与低层覆盖区域保持为统一扇区。 分布系统设计-典型场景天线覆盖距离 前提:GSM天线口功率为10dBm左右,边缘场强≥-85dBm。 区域类型 区域描述 天线类型 3G天线覆盖半径 2G天线覆盖半径 KTV包房 墙壁较厚,门口旁有卫生间 吸顶天线 8~10米 10~12米 酒店、宾馆、餐饮包房 砖墙结构,门口旁有卫生间 吸顶天线 10~12米 12~15米 写字楼、超市 玻璃或货架间隔 吸顶天线 12~15米 15~20米 停车场/ 会议室/大厅 大部分空旷, 中间有电梯厅、 柱子或其他机房 吸顶天线 半径15~20米 半径25米 展厅 空旷,每层较高 壁挂天线 半径50米 半径100米 电梯 普通电梯 壁挂板状天线 (朝电梯厅) 共覆盖3层 共覆盖5层 壁挂锥状天线 (朝上或下) 共覆盖5层 共覆盖7层 分布系统设计-小区分布覆盖设计 在外部通信环境良好的情况下,通过高层安装倾角下倾的板状天线对低层进行信号覆盖,高层的小区内侧通过在低层楼顶安装倾角上倾的板状天线对高层覆盖,电梯井道内安装板状天线实现电梯的覆盖。 场景1:小区内高层在外围的小区 分布系统设计-小区分布覆盖设计 通过高层安装倾角下倾的板状天线对低层进行信号覆盖,会出现高层信号外泻的可能;可以在小区内低层通过楼顶安装倾角上倾的板状天线对高层覆盖,电梯井道内安装板状天线实现电梯的覆盖,低层信号不良区域可以采用全向或定向板状天线在低层对目标区域覆盖。 场景2:小区内一边高一边低矮的小区 分布系统设计-小区分布覆盖设计 通过高层安装倾角下倾的板状天线对低层进行信号覆盖,会出现高层信号外泻的可能;可以在小区内低层通过楼顶安装倾角上倾的板状天线对高层覆盖,电梯井道内安装板状天线实现电梯的覆盖,低层信号不良区域可以采用全向或定向板状天线在低层对目标区域覆盖。 场景3:小区内高外低的小区 分布系统设计-小区分布覆盖设计 场景4:小区外低中高内阔的小区 通过高层安装倾角下倾的板状天线对中低层进行对打,在小区外侧低层通过楼顶安装倾角上倾的板状天线对高层覆盖,电梯井道内安装板状天线实现电梯的覆盖,在中间开阔区域安装全向天线实现。 分布系统设计-小区分布覆盖设计 地下室 地下室 地下室 地下室 8层以下建筑 8层以下建筑 8层以下建筑 8层以下建筑 场景5:小区内外楼层高度基本一致的小区(低层小区) 通过在楼宇之间开阔区域安装全向天线,在小区外围通过定向板状天线对外围楼宇进行覆盖,可以解决8层以下楼宇以及小型地下室的信号覆盖;(地下室与外界有玻璃,通风孔,上下有斜坡,高差3米以内);同时,这样的小区建议首先考虑室外宏站覆盖。 分布系统设计-小区分布覆盖设计 地下室 地下室 地下室 高层建筑 低层建筑 场景6:小区楼宇高度呈阶梯顺序的小区 较高层建筑 中高层建筑 地下室 分布系统设计-小区分布覆盖设计 小区光纤覆盖拓扑图:根据主机房与各远端机拓扑结构分为如下种类 星型结构 环型结构 线型结构 混合结构 环型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单点故障引起大面积网络瘫痪。 “先平层设计”,主要用功分器(保证天线口功率平衡); 平层馈线小于30米一般用1/2馈线 功分器 功分器 根据天线数量确定采用何种功分器(功率计算及天线出口功率) 分布系统设计-功率分配 “后主干设计”,主要用耦合器(可以节省功率);馈线一般用7/8馈线 根据主干信号功率和平层需要功率确定耦合器的耦合度 BBU RRU 耦合器 耦合器 分布系统设计-功率分配 主干耦合器 安装在弱电井 平层功分器安装在弱电井或天花板内 各器件在大楼内安装示意图 信源设备安装在机房或挂墙 分布系统设计-功率分配 如果主干线全采用耦合器,可能引起天线口功率不平衡,因此,主干线可采用耦合器+功分器分配功率方式! BBU RRU 15dB 15dB 10dB 2dBm 2dBm 1dB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