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小血管吻合技术
微小血管吻合技术的实验室操作 陕西手显微外科研究所 吴勐 显微外科中的重要技术是显微血管外科,显微外科就是在小血管吻合成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微小血管结构: ? 一般结构: 内膜:内皮,内皮下层 中膜:平滑肌,弹性组织 外膜:结缔组织 . 动脉: 内膜:内皮由内皮细胞、内弹性膜组成,内皮下层较薄,内含有少量胶原纤维,少许平滑肌细胞 中膜:平滑肌3~4层,下肢比上肢稍多 外膜:较厚,含有胶原纤维束和弹性纤维,富有血管、神经 . 静脉 内膜:内皮,薄层基膜 中膜:平滑肌2~4层,平滑肌间夹杂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网 外膜: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束,较动脉少 二、???????? 小血管血栓形成的诱发因素: 1.???? 血管内膜损伤: 内皮细胞可分泌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收缩血管物质,可抗凝、抑制血小板凝集。损伤后,释放二磷酸腺苷(ADP),也可使血小板凝集,组织因子激活内外源凝血系统,使血液在局部凝固。 2.???? 血管中膜损伤: 中膜主要由环形或螺旋形走向平滑肌组成,小血管中膜损伤坏死,可致血栓形成。吻合时缝线过粗,打结过紧,血管断端张力过大,均可使小血管发生栓塞。 3.???? 血管外膜损伤: 过度剥离外膜,会使血管壁坏死,瘢痕收缩、管腔狭窄,促进血栓形成。 4.???? 血流影响: 血液在管腔内流速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小血管越细,流量越小,流速越慢,粘稠度越大,血栓形成的机会越多。 5.???? 血管的收缩作用: 血压下降、疼痛反射、管壁的机械刺激、管腔内药物灌洗、吻合口附近的血栓、寒冷、干燥等因素均可使血管收缩,剧烈持久的血管痉挛,除了缩小管腔外,还可使血管内皮细胞破裂,诱发血栓形成。 6.???? 血小板因素: 血管内膜细胞受损时,其下胶原纤维基底膜暴露,血小板可粘附其上,并相互粘附成层、凝集,导致血液凝固。 三、小血管吻合后的修复过程: 小血管损伤后的修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1.???? 内皮细胞再生: 小血管损伤后,邻近未受损伤的内皮细胞肿胀,胞核发生间接分裂,细胞增殖形成实性内皮细胞条索,这些细胞条索缓慢从四周穿越血小板与白细胞形成的基床,逐渐发展成为连续的新内膜层,大约1周时间。 2.???? 结缔组织增生: 离断的中膜和外膜由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瘢痕愈合。电镜连续观察内膜愈合过程,1月后吻合血管的缝线已完全内膜化。 四、???????? 显微血管吻合术的基本要求: 1.???? 良好的血管显露: 是首要环节,用显微剪刀沿血管纵轴适当分离1~2cm,用缝线向两侧缝合,牵开皮肤、皮下组织,手术野创面要彻底止血,用盐水纱布或棉球热敷止血,活跃出血点应结扎或电凝止血。采用带颜色的薄膜片垫衬在血管下方。 2.???? 吻合的血管组织应无损伤: 于正常健康的血管部位吻合,这是保证术后血循环通畅的基本条件。在显微镜下应注意血管断端有无挫伤、内膜粗糙、内膜分离、管壁暗斑、松软无弹性等征象。必须将这些有损伤的部分彻底切除后方能吻合,血管内膜必须完整、光滑、无血凝块,即使血管外观正常,但断端以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后,若有絮状漂浮物或有难以冲洗掉的附壁血栓时,证明此处血管内膜仍有损伤,应予重新切除吻合。 3.???? 端端吻合的血管口径应相近: 血管端端吻合时,两口径相差不宜超过1:1.5,大时应剪成斜面或鱼嘴状,以增大血管口径。 4. 吻合血管的张力要适宜: 血管吻合时若有轻度张力,可通过血管的稍微分离而克服,若实际缺损超过2cm时,应采用血管移植的方法解决,不可在张力下直接吻合。 5. 血管吻合前血流应正常: 吻合动脉时,应常规放松近端血管夹,检查动脉血流,只有在波动性喷射状出血时,才能予以吻合。若动脉痉挛或血管内膜不健康已有附壁血栓时,应查明原因纠正后方能吻合。同样静脉应有静脉血回流。 6. 血管断端外膜要去除: 外膜较多时,应修剪至口缘2~3cm,采用脱袖法或直接修剪法,以防止外膜带入管腔内。 7. 血管断面的湿润技术: 血管断面干燥,易引起血管内膜损伤而形成血栓,需要不断滴注肝素盐水,同时可清洁术野。 8. 准确进针及保持针距边距均匀: 根据血管的直径对针数及进针点应心中有数,进针准确无误,一次完成,切忌反复穿刺增加血管壁的损伤。吻合血管的针距及边距应视血管直径、管壁的厚度及动脉或静脉不同而异。一般针距0.3~0.5mm,边距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