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ppt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小结 1.10.2 IMT-Advanced系统 10.1 3GPP LTE系统 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 10.1 3GPP LTE系统 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在经过讨论后提出实现峰值速率100Mbit/s的数据传输,需设计出7~50倍于当前系统传输速率的新技术,且具有很好的向下兼容性,以保护现有投资。这一新的系统被称作增强型3G或3GPP的长期演进。 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 10.1.1 3GPP标准的发展 概述: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是一个成立于1998年 12月的标准化机构,主要负责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标准化工作。 成员:欧洲的ETSI、 日本的ARIB和TTC 中国的CCSA、韩国的TTA 北美的ATIS。 3GPP标准组织主要包括项目合作组(PCG)和技术规范组(TSG)两类。 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3GPP包括4个技术规范组: 1. EDGE无线接入网(GERAN); 2. 无线接入网(RAN); 4. 系统和业务方面(SA); 5. 核心网与终端(CT)。 * 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3GPP标准演进: * 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 10.1.2 LTE/SAE的发展 1.LTE/SAE概念 LTE/SAE的总体目标两个方面: 一是性能提高,即提供更高的用户数据速率,提升系统容量和覆盖率,减小时延,并减少运营成本; 二是实现一个能支持多种接入技术灵活接入的、基于全IP的分组核心网络,并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 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2.LTE的发展 两个阶段:SI和WI。 SI阶段:主要完成目标需求的定义,明确LTE的概念,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WI阶段:主要完成核心技术的规范工作,可分为Stage2和Stage3两个阶段。 * 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3.SAE的发展 SAE标准化工作从2005年开始正式启动,到2006年12月完成了SAE的需求定义及技术研究报告。从2006年年底,3GPP开始进行第2阶段SAE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并于2007年12月,冻结了Release 8版本的系统需求,完成了大部分的Stage2标准讨论工作。 * 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10.1.3 LTE系统简介 3GPP LTE接入网在能够有效支持新的物理层传输技术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低时延、低复杂度、低成本的要求。 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eNode B的功能如图 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确定E-UTRAN架构和E-UTRAN接口的总体原则如下: (1)信令和数据传输网络的逻辑分割。 (2)E-UTRAN与EPC的功能完全区分于传输功能。E-UTRAN、EPC采用的寻址方法不应和传输功能的寻址方法绑定。 (3)RRC连接的移动性完全由E-UTRAN控制。 (4)当定义E-UTRAN接口时,应尽可能减少接口功能划分的选项数量。 (5)一个接口应该基于通过该接口控制的实体逻辑模型来设计。 (6)一个物理网元可包含多个逻辑节点。 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10.1.4 LTE的关键技术 多址技术 多天线技术 链路自适应技术 分组调度技术 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 网络自组织技术 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1.多址技术 从LTE系统的目标需求可以看出,下行100Mbit/s和上行50Mbit/s的传输能力对物理层无线传输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的3G空中接口技术已经难以满足此要求,因此,必须使用全新的空中接口技术。 对于下行链路,LTE系统采用OFDMA以提高频谱效率。 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对于上行链路,信号由用户终端发射,过高的发射功率将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对系统功放的要求,增加了终端设备的成本。 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2.多天线技术 多入多出(MIMO)技术利用空间中的多径因素,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均使用多个天线,发射端采用不同的发射天线同时发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