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方法论的反思性追问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方法论的反思性追问
华东理工大学中心主任、教授 郭强
“A·舒获试图批评注地净化M·韦伯的社会学。在这一工作中,他把称之为现象学的哲学传统和社会学揉合成一种晦涩的综合体(W·D·珀杜周濂舒茨用常识世界、日常生活世界、日常世界这些概念来指称胡塞尔笔下的生活世界,也即在“自然态度”内所经验到的互为主体之世界。舒茨同样认为对于处在自然状态中的人来说,生活世界是理所当然和不言自明的背景性存在,但是舒茨强调,这种背景不是胡塞尔意义上的知觉预设,而是一种行动性的预设。也就是说,生活世界主要是作为我们的行动背景而出现的,我们最初的目标不在于诠释或了解世界,而是要在世界中造成改变,在致力于了解之前我们企求进行支配。舒茨对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改造主要在于,试图否弃胡塞尔的意识哲学框架并代之以社会学行动理论的框架。究竟舒茨的这一努力是否成功?哈贝马斯的回答是否定的。哈贝马斯认为舒茨尽管意识到了现象学的生活世界分析和社会学的行动理论之间的紧张,但是舒茨的立场却是模棱两可的:一方面,他批评胡塞尔没有解决主体间性的问题,主张把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结构抛掷一边,直接从交互主体构成的生活世界入手分析另一方面,舒茨并没有真正转向沟通行动理论,他依然在胡塞尔的直观方法乃至先验现象学传统下进行工作。舒茨的症结在于,没有通过直接捕捉由语言产生的交互主体性的结构来到达生活世界的结构,而是站在孤立的行动主体的经验之镜前来建构生活世界。所以哈贝马斯主张用语言哲学的框架来替代现象学的意识哲学传统,通过形式语用论的方法来生活世界的普遍结构。,他通过许多种方式同其同伴相互联系起来。同时,舒茨还指出,来源于社会的知识系统中进行的科学活动,本身就是建立在社会科学家与其他科学家合作基础之上的,它要求他们相互确证和相互批判,而且他们只能通过社会互动达到沟通。在这种情形下,社会科学家又是如何保持价值中立的呢?采取公正无私的态度、改变关联系统的取向和构造科学构想的世界将使科学家脱离其在生活世界中的生平情境。舒茨指出:在日常生活中,人把他自己看作是社会世界的中心,他根据各种各样的亲密程度层次和各种各样的匿名程度层次,把这个世界在他周围组织起来。但是社会科学家则“为科学工作建立生活计划(life-plan)”,就会使他进入一个以前人们组织的知识领域,从而使自己脱离他在社会世界中所具有的生平情境,进入一个研究和观察行动者的科学情境之中。尽管社会科学家作为行动的观察者进入了科学情境当中,但是他的生平情境仍然在发挥作用。由于知识的社会分配决定了正在成为类型的构想所具有的结构,从而也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平下的常识性知识结构,这时观察者仍然从他在社会世界之中的生平情境出发进行他的观察。但是他所观察到的仅仅是行动者所表现出来的行动片段(fragmentation)。尽管如此,参与者和观察者都构造了与他们生平情境相对应的常识构想。社会科学家关于行动的构想同一般人包括行动者和一般的参与者是截然不同的。其原因在于社会科学家不具有存在于社会世界中的“此在”,也就是说科学家认为他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关联系统与他的科学事业是不相干的。获得这种认识的原由在于科学家的知识结构同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结构是完全不同的。舒茨指出:科学家现有的知识储备就是他的科学总体,而且也必须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这种知识储备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现有的知识储备的结构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构。“这种结构化取决于科学家关于那些已经解决问题的知识,以及科学家关于其他尚未得到系统表述的问题所具有的开放视界的知识(阿尔弗雷德·许茨,2001a:68)。”由于不具有社会世界之中的“此在”,所以社会科学家并不以他自己为中心、以分层的形式组织处在他周围的世界。那么这种说法留存下来的问题是:完全参与观察者又是如何进入行动者的许多情境呢?舒茨这样解释:如果社会科学家不抛弃(至少是暂时地抛弃)他的科学态度,那么他就根本无法在社会舞台上作为一个合作者加入到与任何一个行动者构成的互动模式之中去。现场观察者或者实地观察者,都作为处于同伴之中的一个成员而与其所研究的群体建立了联系。只要他那为他的选择和解释发挥图式作用的关联系统是由这种科学态度决定的,它们的暂时中断联系完全是为了重新恢复联系。舒茨认为,通过采取科学态度,社会科学家就可以在各种人类互动模式或者其结果是他观察所可以接近、并且对他的解释保持开放的范围内观察这些互动模式或者其结果,根据这些互动模式所具有的主观意义结构来解释它们(阿尔弗雷德·许茨,2001a:68-69)。
社会科学家通过对行动的观察运用自己的生平情境和储备的知识结构进行科学构想:构想与他观察到的事件或行动相对应的类型行动模式,在此基础上构想一种与这些类型行动过程模式相对应的人格类型以及他想象才与意识一起被给定的行动者模型。类型行动模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直觉思维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举例.doc
- 省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思路.doc
- 相眉相眉毛识性格与人的寿命长短 组图.doc
- 电气焊教程.doc
- 真才实学 人际关系.doc
- 真武-联盟庄输油管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 真功夫中式快餐连锁人事MIS管理系统培训课件(PPT 99页).ppt
- 真空系统的设计计算75p.pptx
- 短期经营决策和利润预测案例分析.ppt
- 石家庄某公司行政管理制度.doc
- 2025年教导处工作计划(31篇).docx
- 2025年建筑企业总结(31篇).docx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5.3.2 销售问题 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2.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教学课件.pptx
- 2024秋新人教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6.1.1 第1课时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2单元 6~10的认识和家、减法 1 6~9的认识 第4课时 分愈合(2) 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4单元11~20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2单元6~10的认识和家、减法练一练 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二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 6~9的加、减法 课时4 解决问题(二).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