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水平主平硐与排矸石门贯通设计方案书.docVIP

+m水平主平硐与排矸石门贯通设计方案书.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船景煤矿+465水平主平硐与北排矸石门 贯通测量设计书 一、船景煤矿概述 本井田 (二)、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地面导线测量首先检查L1、L4、L3,对这三个GPS点进行三角形闭合观测,其内角和闭合差不得大于30″,并对其进行坐标闭合计算;然后分别把控制导线点引到北排矸平硐和主平硐井口,其中北排矸平硐以L1—L4为起算边,L4为起算坐标,主平硐以L4—L1为起算边,L1为起算坐标,分别向两个井口施测: 1、观测应在目标成像清晰、稳定的时间内进行,以提高照准精度和减少大气水平折光的影响。 2、观测开始前,应认真调整好望远镜的焦距,以消除视差,在一测回的观测过程中不得重新调焦,以免引起视准轴的变动。 3、在上、下半测回间倒转望远镜,以消除视准轴误差和水平轴倾斜误差的影响,并通过计算2C值检查观测质量。 4、上、下半测回照准目标的次序应相反,并使观测每一目标的操作时间大致相等,以减少和消除与时间成比例的均匀变化的误差影响。 在使用全站仪测量时,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1、测线应高出地面和离开障碍物1.5m以上; 2、测线上不应有反光物体; 3、测线应避免通过吸热、散热不同的地区,如湖泊、河流、沼泽地和水稻田等.若无法避免时,应减弱大气折射的影响; 4.测站应避开受电磁场干扰的地方,一般要求离开高压线5m以上,若测线与高压电线平行时,测线应离开高压电线2m以上; 5.测距边两端点的高差不宜过大,当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的高差进行倾斜改正时,测距边两端点的高差不应超过下表规定: 等级 测距边两端点的高差(m) 一级 二级 ≤0.27S ≤0.40S 注:S为测距边长度(m). 气象数据测定应符合: 等 级 最小读数 测记时 间间隔 气象数据取用 温度 (℃) 气压 (Pa) 一、二级 0.5 100 每边测 记一次 测站端数据 各测站的观测限差应限制在: 仪器精度 (″) 半测归零差 (″) 一测2C互差 (″) 测回间互差 (″) 2 ±8 ±13 ±9 导线测量水平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 等 级 测角中误差 (″) 测回数 (″) 方位角最大闭合差 (″) 一 级 ±5 4 ±3.6 在进行内业计算时,应将地面观测的距离化算成高斯投影平面上长度后,再进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计算。在符合限差要求后应进行严密平差。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限差要满足: 等 级 附(闭)合导线 长度(Km) 平均边长(m) 测距相对误差 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一级 5 200 1/30000 ±5 1/20000 井下控制测量方案 (一)、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井下控制测量按基本控制导线施测,其测角精度为±7″,按支导线形式布设,导线点分永久点和临时点两种。永久点应设在碹顶上或巷道顶底板的稳定岩石中。临时点可设在顶板岩石或牢固的棚梁上,所有测点应统一编号,并将编号明显地记在点的附近。 永久导线点一般每隔300~500m设置一组,每组至少应有三个相邻点,在主要巷道中全部埋设永久导线点。 其主要技术指标为: 井田一翼长度(Km) 测角中误差(″) 一般边长 (m)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闭(附)合导线 复测支导线 ≥5 ±7 60~300 1/8000 1/6000 进行井下控制导线测量时,所用的仪器和作业要求应符合: 导线 类别 使用 仪器 观测 方法 按导线边长(水平边长) 15m以下 15~30m 30m以上 对中 次数 测回数 对中次数 测回数 对中次数 测回数 7″导线 2″级 测回法 3 3 2 2 1 2 多次对中时,每次对中测一个测回。若用固定在基座上的光学对中器进行点上对中,每次对中应将基座旋转360°/n。 n—为对中次数 导线水平角的观测限差应为: 仪器精度 同一测回中半测间互差(″) 两测间互差(″) 两次对中(复测)测回间互差(″) 2″级 20 12 30 在用全站仪进行井下边长测量时: 1.测定气压读至100Pa,气温读至1°C; 2.每条边的测回数不得少于两个。采用单向观测或往返(或不同时间)观测时,其限差为:一测回读数较差不大于10mm,单程测回间较差不大于15mm;往返(或不同时间)观测同一边长时,化算为水平距离(经气压改正和倾斜改正)后的互差,不得大于1/6000; 3.仪器严禁淋水和拆卸。应建立电源使用卡片,定期充电; (二)、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井下高程测量在平巷采用水准测量,以三角高程测量进行检核的方法;在斜巷采用三角高程的方法;所有的平面控制点都作为高程控制点,井下每组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测定采用往返观测的方法进行。其技术要求为: 水准支线往返测量高差不符值不得大于±50,每公里高差中误差为±15mm。(R为水准支线长度,以公里为单位); 相邻两

文档评论(0)

ipad0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