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by昶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读by昶宏

導讀by昶宏 ◎邊地發聲-一份非主流影像傳播的觀察報告(江冠明) 消退的小眾媒體風潮 1986年中正機場事件,供小眾媒體(反官方)政治與社運議題空間。 但由於國民黨整肅社運、錄影帶盜拷與銷售型態、解嚴後言論自由尺度放寬,使得小眾媒體市場消退。 有線電視台的媒體空間 有線第四台取代小眾媒體抗爭的媒體空間,民進黨經營民主電視台,在一般節目內容間穿插政治帶。 由於小眾媒體與民主電台無法結合,原因包含理念不合、製作成本過高、內容粗糙、一方停頓而一方不積極。 影像資產與多元化發展的生機 社會變革之大(政經社文),而小眾媒體卻能力不足、理念無法跟上時代腳步。 小眾媒體的調整方向:媒體規劃、與社會變革結合互動、生產電視軟體節目、發展專業性媒體資料中心、申請計畫性經費、調整工作路線。 新生代影像聯盟 小眾媒體經費來源-接團體的Home Video後製工作。 新生代影像聯盟:感染力強、簡單剪輯,有主題定位與自己屬性的運動,紀錄來自團體內部。 「啟蒙性」的傳播觀念 1992媒體開放,言論自由發展,積極主張擴展傳播認知觸覺,展現時代風格,讓傳播參與改革列車,連結歷史事件。 對民主電視台的建議:合乎作為電視媒體的基本考量、對個議題做簡明解說及電視討論,開放民意採訪報導空間、培育互動性和參與性的社區節目、開放節目頻道供社區民眾製作節目、推動地方自治的社會參與、連結群眾。 向下整合和往下紮根 向上整合:以經驗、技術、人力、影像資料,計畫性推動台灣社會啟蒙運動。 往下紮根:培育人才、向學院求取專業技術。 ◎台灣反主流影像媒體的社會觀察-從拍攝內容分析談起(戴伯芬、魏吟冰) 解嚴以前 背景:台灣快速工業化、都市化,蔣經國之六大議題革新計畫,民進黨成立。 起源:1984年海山煤礦災變之紀錄報導使當局處理此事件-影像媒體的影響力開始受到重視。 1986年許信良機場闖關,開啟反主流影像媒體運作雛形。 環保影片(鹿港反杜邦運動、在沒有政府的日子裡)促成社區動員。 1986年成立的綠色小組,是當時唯一有組織的反對媒體。 解嚴~五二○事件 社會運動由小規模、地區性的轉向大型政治活動,以解決單一議題的訴求,抗爭中隱含對國家體制的挑戰與控訴。 由於突破政治禁忌,群起的社會運動,以及影像科技進步,使反主流影像媒體百家爭鳴-自詡為社會運動的紀錄者:綠色小組、第三映象、文化台灣、螢火蟲映象體。 反主流揭櫫反對體制的立場,期能在大眾傳播媒體之外發出一種聲音,客觀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綠色小組 第三映象 文化台灣 螢火蟲映象體 影像內容 政治、社運 政治、社運 金馬抗爭 規模 大 大 風格形式 感性煽動處理政治;持續追蹤清楚呈現社運抗爭內容 忠實記錄,盡量讓事件當時情況納入鏡頭中;第三新聞走馬看花式報導 不特殊 影帶 台灣的歌、第三新聞 民進黨生日快樂 金門民主運動紀事、返鄉聖戰 五二○之後 解嚴之後的大規模流血衝突、五二○版本爭議,促使反主流媒體反思自身定位。 社運:由1988年的弱勢族群為主體,轉至1990菁英色彩的社運形式(學運、無住屋運動),一改從前政運領導社運的情形,且運動團體間開始相互結盟。 反主流影像媒體: 綠色小組 螢火蟲映象體 新台灣 台灣報導 獨獨傳播公司 影像內容 社會政治運動、選舉宣傳、解析社運流氓 金門議題:平實記錄、主觀風格 政治人物、政治運動 座談會、辯論會、演講 影帶 歷史的誤會、大地反撲 金馬人民力量、返鄉的敢尬 台灣魂 愛與非暴力 運動教學帶 憲警、棍棒、教授 衝突場面 憤怒的野百合:具自覺風格(讓閱聽人注意到媒體本身的存在,與被拍攝者有較親密的互動關係,尊重被拍攝者的主體性,呈現運動內部各個群體的聲音,清楚呈現議題,合理分析運動) 反主流影像媒體解構台灣政治權力,終結強人歷史壟斷論述;教育組織群眾。發展由追逐衝突事件表像,轉為反省紀錄者與被拍攝者間的關係,內容不局限於社會政治的議題。 但受限於行銷和市場空間,媒體工作者面臨生存困境。 ◎台灣反主流影像媒體工作者群像 綠色小組和第三映象的比較 綠色小組 第三映象工作室 特徵 反對運動立場,是紀錄者也是參與者 忠實記錄 風格 差不多 發行策略 每月出版《美麗島新聞》,依賴集會場合攤販的販售或定點設置 每月出版《第三新聞》,依賴集會場合攤販的販售或定點設置 豐富性 成立六年、工作者多 成立一年 另一種社運紀錄 原音呈現影片,不用旁白,把問題和評論留給觀眾-多、螢、李、洪。 個人自眾多議題中擷取自身關心議題。 小眾媒體的文化紀錄 初期文化性議題長期受忽略。 多面向工作室 台灣報導 新台灣社運視聽工作室 易小文 特色 站在社會觀察者角度拍攝 打開民主台脈絡 推展新國家運動 記錄各種社會現象 內容 原住民、青少年 原住民、外省人 本土文化 民間文化 小眾媒體與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