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新课试讲}.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清照词两首){新课试讲}

在古诗词中,雁这一意象往往被诗人赋予了丰富的情感。 一、触发乡情、亲情,抒写游子思妇的绵绵思念。 二、代指书信、音信。 三、比拟自身,表现落寞孤单之苦。 四、渲染气氛,写悲壮凄凉之景。 五、壮写景物高远寥廓。 总之,雁这一极具张力的意象,以其丰富、深邃、独特的个性,牵动着文人墨客的情思,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雁文化,散发着恒久的艺术魅力。 “雁”意象总结: 4、黄花 如今有谁堪摘:有两重含义。现在无人摘,但过去再憔悴也有人摘。如今痛失爱侣,爱侣难觅,满腹伤情。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长亭送别》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5、雨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雨,作为自然界的阴晴变化现象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作为生活表象的自然界的雨,一旦进入诗歌领域,便具有了深邃的思想启迪意义和隽永的审美意味,从而拓展出一个广阔辽远而又厚重深沉的审美想象空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诗词中涉及到雨的佳句层出不穷,成蔚然大观之势 仅《全唐诗》中的雨意象就有七千多处。以杜甫和李商隐为例:杜诗中雨意象出现246次,比晴的36次多了六倍;李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73次,而晴只有10次。 可以说,雨中滴洒着古人生命的血液,也激发了文人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诗情。不论是现实主义诗人,还是浪漫主义诗人;不管他是豪放派词家,还是婉约派词家。雨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充当了重要的抒情角色。 一、雨的愁苦意象 1、借雨诉相思 2、借雨写离愁 3、借雨写愁绪之长 4、借雨写政治环境的险恶 5、借雨写生活环境之艰难 二、雨的欢乐意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雨 古诗词中的“雨”经过诗人情感的点染、融合后,往往成为带有作者感情色彩的意象。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论苦雨,还是喜雨,其实都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从而赋予了自然界中无生命的雨更多飞扬灵动的色彩。 6、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梧桐”意象内涵: 一、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象征人品性的高洁。 二、?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寄寓一种美好的生活愿望。 三、梧桐相待老,鸳鸯合双死——比喻爱情。 四、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半飞——象征丧偶。 五、人生愁恨何能免——象征凄凉悲伤的离愁之苦。 古典诗词的意象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因此,我们在解读“梧桐”这一意象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在整首诗词里并结合其它意象,把握整体意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读这一具有丰富审美文化内蕴的传统意象。 探究问题 作者用四字一组的叠词开篇言情,好处是什么? 探究情景设计: 如果有人在一秒钟之内,分别敲你的门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你有什么感受?四字一组的叠词作用与哪种敲门声的作用相类似? 四字叠词作用: 四字叠词,有一种急促感、压迫感。预示有大事发生。而且已经发生,不可抗拒。放在开篇,既在内容与情感上统领全篇,又渲染了压迫、紧急的气氛,预示着具有强大力量的事已经或正在发生。是命运敲门的声音。 小结 理解理论,掌握方向,找准情点,大胆想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他们必须都是哈姆雷特。 本词中描写了怎样的李清照?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 ??????????? ????????????书画的研究,渡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 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 金灭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