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忧郁与自我伤害防治宣导简报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生忧郁与自我伤害防治宣导简报1

兒童憂鬱 與自我傷害辨識 兒童憂鬱症常見的症狀 (馬偕醫院王加恩心理師,2007) 生理症狀 疲倦疼痛 食慾減少 發育減緩 睡眠困擾 行動遲緩或不安 腸胃問題 常常無緣無故生病 兒童憂鬱症常見的症狀 (馬偕醫院王加恩心理師,2007) 情緒表現 悲傷心情 生氣或易怒 對生活失去樂趣 過度害怕擔心 過度壓抑 過度的罪惡感 低自尊 兒童憂鬱症常見的症狀 (馬偕醫院王加恩心理師,2007) 認知困難 / 認知扭曲 負面的自我評價 對外界失去信任 罪惡感 無望感 無法集中注意力 對外界充滿敵意 兒童憂鬱症常見的症狀 (馬偕醫院王加恩心理師,2007) 學習能力困難 注意力渙散,學業成就減損,但此狀況非智能不足或生理因素所造成的。 兒童憂鬱症常見的症狀 (馬偕醫院王加恩心理師,2007) 人際關係困難或減損 社交的孤立 無法建立或保持良好人際關係 在初級預防中, 我們的老師可以做什麼? 積極參與有關憂鬱、自我傷害防治研習活動,對學生行為有正確的認識。 實施生命教育 與學生探討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向學生澄清死亡的真相。 增進學生因應的技巧及處理壓力的能力 瞭解學生日常生活當中是否遭遇較大的生活變動。 協助學生對壓力事件做成功的因應。 在初級預防中, 我們的老師可以做什麼? 給學生支持、關懷與傾聽,掌握班上學生的身心狀態。 協助學生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增進學生對未來的勝任感。 營造班級內之歸屬感、凝聚力與情緒支持 在初級預防中, 我們的老師可以做什麼? 對「異常舉動」學生具備高度之敏感度。鼓勵學生主動報告同學的異常狀態。 留意每位同學的出缺席狀況,與家長保持 密切聯繫;並針對憂鬱傾向學生,實施家庭訪問,了解學生居家生活狀況。 留意學生的日記、週記、作文所透露的心事及相關線索。 在二級預防中, 我們的行政可以幫老師做什麼? 高關懷群篩選。每學期定期對高危險群進行長期追蹤與輔導。 提升導師、同儕、教職員、家長之憂鬱辨識能力。 整合校內外專業人員資源協助,必要時召開個案研討會,或邀請心理師到校服務。 在二級預防中, 我們的老師可以做什麼? 能夠正確辨識出憂鬱、自傷學生,並轉介給輔導室進行協助。 對個案保持「接納、陪伴、協助」的情感性支持。 與個案討論對於憂鬱、死亡的看法,了解其是否有計畫或行動。 鼓勵個案尋求幫助,留意其進步狀況,適時給予鼓勵。 憂鬱與自傷的專業協助 學校輔導室 醫院兒童心智科或相關心理診所 社會局 專業評估與治療 我們的孩子需要什麼? 成人無條件的接納、積極的關懷、同理的了解、正確的教導。 孩子需要建立自我控制感、自尊、自我負責。 孩子需要有生命認同對象、對生命的熱情、活在此時此刻。 孩子需要創造正向的生命經驗、培養彈性思考特質、遊戲與幽默的生活。 網站介紹 憂鬱小王子的抗逆之旅 協助孩子建立變通、有建設性的想法: 即使最壞的事情發生,一定有解決方法! * * * * * 兒童憂鬱症的原因 (1)受歧視或虐待:心情壓抑,幼小心靈 受到創傷。 (2)生活壓力:家長期望過高,使孩子無 法承受。 (3)人際能力缺乏:生活單調,缺乏與其 他孩子交往的機會。 (4)多重因素:身體因素、家庭不幸、學 習成績差、負面的自我核心信念。 缺乏自信 猶豫不決 不規則情緒 情緒平板 容易感到疲累無力 活動量減低 不適當的行為/其他特殊表現 反抗、言語或身體攻擊、逃學、翹家、混幫派 拔毛、攻擊行為、不當飲食行為。 自傷或自殺意念或行為。 * 12歲以前有重大失親、失怙或者失去有著重要意義的人的經驗。 身體或精神有被嚴重虐待、疏忽經驗的兒童。 有家族憂鬱症、酒癮、藥癮或精神疾病史。 兒童本身有較嚴重慢性的生理疾病。 兒童的生活情境出現不良的溝通或不清楚衝突解決與表達的模式。 兒童沒有學習或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承受著比其他多數兒童更多來自於生理、情感或社會壓力的兒童。 憂鬱症的高危險群 * 自我傷害 廣義的「自我傷害行為」 有情緒困擾,如憂鬱。 有生理疾病、容易生病或請假次數過多。 採攻擊行為。 容易發生意外事件或違紀、曠課次數較多。 曾企圖自殘、自殺。 狹義的「自我傷害行為」 割腕(畫破皮膚、流血) 咬手指 拔頭髮 徒手捶牆壁、撞牆 從事危險動作而導致意外 專業評估與治療有… 智能評估 情緒評估 遊戲治療 / 個別或團體 行為治療 認知治療 父母諮商與治療 家族治療 藥物治療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