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莱芜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和解析).doc

2013年莱芜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和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莱芜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试卷名:2013年莱芜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题目】 gōng yù shàn qí shì , bì xiān lì qí qì 。 【答案】【解释】 【题目】 A.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青年的接力奋斗。 B.李晓霞在第52届世乒赛中夺得女单金牌,成就了个人的“大满贯”,成长为中国女乒首当其冲的“一姐”。 C.在泰国《亚洲日报》副社长钱丰眼里,中国梦是一个科学的、脚踏实地的梦,不是好高骛远的乌托邦式的梦。 D.5月18日,司法局张局长在全市安全会议上强调:“落实法规就得丁是丁卯是卯,不能有丝毫侥幸!” 【答案】 B 【解释】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与运用。B首当其冲是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A.201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旨在倡导每一个公民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 B.为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北京市众多餐厅开启了行业内的“光盘行动”。 C.雅安地震发生后,“大爱之城”——莱芜的广大市民通过各种途径表达了对雅安人民的关爱之情。 D.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答案】 A 【解释】 本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搭配不当,不能“树立”“责任”。 【题目】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四段文字,完成表格。 ①他身材矮胖,脖子粗短,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前额宽广且隆起,深黑色的头发异常浓密,乱蓬蓬地竖着,似乎从未梳理过,颇像“美杜莎的蛇发”。他的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 ②“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③“是的,我爱海!海是包罗万象的!海的气息纯洁而卫生。在这汪洋浩瀚的大海中,人们是不孤独的,因为他们感到在自己周围处处都有生命在颤动;海是爱,是长存的生命。” ④但是,我内心的另一个声音却认为我能这样做,而且预言我应当这么做。我斟酌着这个决定,希望自己软弱些,以躲避已经为我铺下的可怕的痛苦道路。而良心已变成暴君,抓住激情的喉咙,嘲弄地告诉她,她那美丽的脚已经陷入了泥沼,还发誓要用铁臂把她推入深不可测的深渊。 ① ② ③ ④ 人物 描写手法 【答案】 ① ② ③ ④ 人物 贝多芬 虎妞 尼摩船长 简·爱 描写手法 肖像描写 语言(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解释】 【题目】 2011年、2012年全国18~70周岁国民阅读情况调查表 图书阅读 网络在线阅读 手机阅读 电子阅读器阅读 光盘读取 2011年 53.9% 29.9% 27.6% 5.4% 2.4% 2012年 54.9% 32.6% 31.2% 4.6% 1.6% 【答案】 ①虽然阅读方式多元化,但图书阅读仍占主流。②图书阅读、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呈上升趋势,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呈下降趋势。 【解释】 本题考查是综合探究,从表可以看出阅读方式众多,横向比较,以图书、手机、网络阅读占大多数,纵向比较,图书、网络、手机阅读上升趋势,后两者呈下降趋势。 【题目】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 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①?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营营:往来劳碌。 对《临江仙·夜归临皋》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 B.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 C.“夜阑风静觳纹平”,以江面的平静反衬词人内心的不平静,写出诗人不甘被贬,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追求。 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了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答案】 C 【解释】 本题考查的是古诗鉴赏,“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追求”有误。 【题目】 填空。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诗经·关雎》)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 (诸葛亮《诫子书》) 3.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4.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最能表现诗人远离尘俗、醉心自然的诗句是: , 5.李清照《武陵春》中用夸张的比喻表现词人无限愁绪的句子是: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