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一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2015一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一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度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地,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A.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D.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 4.《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A.道德教化 B.兴办教育 C.克已复礼 D.礼法并用 5.有专家认为:“他们崇信宇宙间的一元组织,愿意回归到原始的简朴,抵抗各种侵害自由?的措施,不管其为威迫或是利诱。……他们主张的极有限度的政府,也在不少农民造反的场台里赋予大众性的意识,成为他们解放的宗旨”。材料中的他们指的是百家争鸣中的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A、利于保护有产者利益 B、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C、有利稳定社会秩序 D、捍卫臣民的合法权益 A.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则变大 B.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也变大 C.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也变小 D.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则变小 8.“民本”语出《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谓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国家才能安宁。“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它由“人民”和“权利”两个词组合而成,其字面意思就是“人民的权利”、“人民主权”和“多数人的统治”。下列关于“民本”与“民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具有限制和约束统治者行为的作用 B.两者的区别在于“民”是否是国家的基础 C.两者都利于从根本上改变百姓的社会地位 D.两者都鼓励百姓为实现自己的追求而奋斗 9.《春秋繁露》中写道:“正朔、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儒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B.为三纲五常学说提供理论基础 C.借助天意来宣扬大一统和加强君权 D.将哲理引入儒学促使其思辨化 A. 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 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 C. 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 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 1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12.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13.孔子曾提及如下观点:“凡人立志于仁就要以得到仁,但是每日每时都不违背仁,即在圣贤也不易做到。”鉴于此,宋明理学家提出( ) A.知行合一 B.发明本心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 A.专制统治的加强???B.商品经济的繁荣?? C.科考制度的影响?? D.思想控制的强化 15.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