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一2016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ppt

2015一2016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一2016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1课时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 三 一 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3.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中,也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预习交流1 思考并归纳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提示: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 三 一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 三 一 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 三 一 预习交流2 2014年9月26日,人民日报社和河南省委在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联合举办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理论研讨会。河南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焦裕禄精神一直是激励河南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焦裕禄的一生中,很好地践行了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厚德载物的人格精神、仁者爱人的博爱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克勤克俭的艰苦奋斗精神,焦裕禄精神的内核,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的一份精神不动产。 (1)中华民族精神在焦裕禄身上是怎样体现的? (2)为什么说焦裕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份精神不动产?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 三 一 提示:(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焦裕禄践行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体现了其爱国主义情怀;厚德载物的人格精神、仁者爱人的博爱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团结统一;克勤克俭的艰苦奋斗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中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1 2 知识脉络 1.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和内涵 1.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这三点从凝聚作用、支撑作用和激励作用几个方面展开,包含了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但都是从精神动力的意义上讲的。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1 2 知识脉络 2.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典故、诗词、格言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1 2 知识脉络 【例1】 日本《周刊邮报》杂志2014年12月19日报道称,在国家外交中“以牙还牙”是常有之事。对此,日本著名作家落河信彦鼓吹“中国威胁论”公然指出日本政府“只知防守毫不进攻”。下列观点可以批驳“中国威胁论”的是(  ) ①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的美好品质 ②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气质 ④中华文化是激励人们奋斗的力量之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故西方国家渲染“中国威胁论”是荒谬的,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表述正确,但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A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1 2 知识脉络 2014年8月据曲靖市地震局报告,云南鲁甸6.5级地震致会泽县4人死亡,鲁甸县死亡人数增至7人。据此完成1~2题。 1.鲁甸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戮力同心,守望相助,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开展自救互救,救亲人、救邻居、救陌生人的事迹感天动地。现在,灾区人民又以不屈的精神开始了灾后重建。材料体现了(  ) ①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使国家在危难之时能迸发出强大力量 ②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 ④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理解。材料没有体现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故④排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