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古玉-玉器收藏.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话说古玉-玉器收藏

话说古玉----玉器收藏.txt31岩石下的小草教我们坚强,峭壁上的野百合教我们执著,山顶上的松树教我们拼搏风雨,严寒中的腊梅教我们笑迎冰雪。 在书画、陶瓷、青铜器、玉器等各类中国古代文物中,玉器的收藏历史最为悠远、最为持久,几乎是伴随着玉器的产生而出现,并持续了玉器发展的全过程,直到今日。 严格意义上的玉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了。新石器时代的玉器种类,主要有各种形制的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佩戴或执持以表征权力的瑞玉、祭祀祖先神灵的祭玉以及专门为殉葬而制作的葬玉等。这些玉器具有特殊的功能,象征着拥有者的身份、地位和财富,有的还具有深刻的宗教寓意,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玉器就有别于当时的石器、陶器等普通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倍受重视,被当作珍宝加以收藏。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大型墓葬中,都发现有随葬玉器。红山文化玉器形制多样,磨制精美,而且在墓中置放有序,如钩云形佩和筒形器主要置于尸骨的胸部或头部,环主要置于腕部,鸟形饰都有可穿缀的小孔,它们不是专为殉葬制作的,而应是墓主生前使用并收藏的瑞玉和装饰品。在浙江余杭反山良渚文化墓地的11座墓葬中,出土玉器1100余件(组),单件计数达3200余件,其中部分可能是专为殉葬而制作的,但绝大多数是墓主生前使用和收藏的。为了让死者在地下过着与生前一样的生活,将其生前使用的玉器一同入葬,是当时人对玉器珍爱与收藏意识的体现。 夏商周时期,贵族阶层已注意收藏当时制作和使用的玉器,同时对前代流传下来的玉器更为珍视。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北方的制玉中心,其玉器流传的地域广,时间久。在相当于夏代的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多件红山文化玉器,如璧、钩云形器、钩形器、筒形器等,都是红山文化常见的器型,是墓主人生前收藏红山文化玉器的例证。 1976年发掘的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755件玉器,其中标本964号和标本1120号与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出土的钩形器制相同,标本948号与辽宁建平牛河梁第二地点9号墓出土的椭圆形带齿玉饰形制相同,均为红山文化遗物;标本350号玉凤与湖北天门石家河出土的团凤造型相似,琢纹工艺相同,应为石家河文化的遗物。 在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和河南三门峡西周虢国墓地中也出土了红山文化的玉器。在山西侯马曲村西周中晚期晋侯墓地中,也出土了很多商代玉器。这些都是墓主人生前收藏的古代玉器。 春秋战国至汉代,玉器生产在前代基础上不断发展,玉器收藏的规模也较商周时期有很大进展。这一阶段的玉器收藏者仍和以前一样,主要限于帝王贵族阶层。 1986年在江苏吴县发现了一个玉器窖藏,出土遗物包括玉器、彩石器和料器共402件,其中玉器204件,占出土遗物总数50.7%,其器型种类主要为璧、环、璜等礼器和虎形佩、鸟形佩、珠等各种形状的装饰品,除了时作玉器,其中6件可能是吴王夫差收藏的良渚文化玉器。 1976年在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国王及陪葬墓中,出土玉器800余件,其中除了战国风格的玉器,还有西周和春秋时期的玉器。一些玉器上有墨书文字集玉、集它玉,表明这些玉器是中山国王长期收藏的珍物。 1983年在广州象岗山发现了西汉南越王墓,墓中出土玉器达200多件。在西耳室西侧北墙根存放的一个漆盒里盛放有43件玉剑饰,包括剑首10件、格16件、X 9件、珌8件,根据它们在盒中的存放位置的玉质坟色,并参照形制、纹饰特点,可大体分辨出8套,余下11件不成套。每件剑饰表面都粘附朱砂和朱绢,估计随葬时是以朱绢逐件包裹后放入漆盒的。这披玉剑饰玉质雕工均属上乘,且其中仅有少数有使用痕迹,从其出土状况来看,毫无疑问是南越王的收藏品。 由于多种原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玉器的生产和收藏曾一度处于低谷,隋唐时期逐渐复兴。在陕西唐永泰公主墓出土的10件玉器中,有7件是唐代玉佩的配件;另外3件中,1件为战国晚期至西汉的谷纹玉珩,1件为东汉时期的镂雕螭纹出廓璧残件,1件为魏晋时期的走兽游鱼佩。可见此期的玉器收藏仍是以时作玉为大宗,新旧并畜。 北宋时期,产生了以古器物和碑刻为研究对象的金石学。金石学的兴起,极大地提高了人们鉴赏和收藏古代器物的兴趣,古代玉器与三代青铜器一起成为文玩和骨董。 宋代的皇帝是当时最大的玉器收藏家,宫廷宗正寺玉牒所、文思院上界和修内司玉作碾磨的玉器以及地方属国、州郡进贡的玉器,是其玉器收藏的主要来源,如当时出产和阗美玉的于阗国就时常向宋室进贡玉器。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九记载:绍兴二十年(1150)十月,宋高宗赵构临幸清河郡王张俊府第,张俊进奉果品宝器、书画、匹帛等物,宝器中时作玉44件,古玉17件。皇帝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