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丽水市松阳县独山风景林改造.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丽水市松阳县独山风景林改造

第一章 项目基本概况 1.1自然条件 1.1.1地理位置 松阳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介于东经119°10′-119°42′,北纬28°14′-28°36′之间。东连丽水市,南和西南邻云和县、龙泉市,西和西北接遂昌县,东北毗武义县。东西最宽处53.7公里,南北最长40.2公里,面积1406平方公里杭州212公里松阳县地处浙南山地,全境以中、低山丘陵地带为主,四面环山,中部盆地为县内主要产粮区以其开阔平坦称“松古平原”“松古盆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谓“八山一水一分田”。瓯江支流松阴溪从西北向东南,斜贯松古平原,境内60.5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30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92.6%。仙霞岭山脉逶迤松南、松北、松中和松西。主要山峰有箬岘、包山头、留明尖、高尖分布在松南、松北、松中和松西。气候松阳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无霜期长,冬暖春早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松古盆地年平均气温17.7月平均气温最高7月极端最高气温40℃(1997年7月10日;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月极端最低气温9.7℃(1997年1月5日。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3~6月为多雨季节,平均降水量816.8毫米;7~8月高温晴热,易出现伏旱;11月份雨量最小,仅40~50毫米。全年无霜期约236天年日照时数1840小时。松阳县境内河流属瓯江水系,主要有松溪和小港溪,分别自西北、西南蜿蜒流向东南。松溪为瓯江上游大溪一级支流,发源于遂昌县安口乡,流经县境内60.5,南北分割松古盆地。流域面积占全县面积92.%。此外,有四都、三都、板桥3乡部分山间小溪流注入宣平港;大东坝镇和枫坪乡的部分山间小溪注入龙泉溪,其流域面积占7.4%。 全县水系以松阴溪、小港为主干,众多山坑小溪在崇山峻岭中弯曲迂回,大多源短流急,河道狭浅坡降较大,流量受降水控制明显,水位易涨易落,洪、枯变化悬殊,多为山溪性河流。松阴溪松阳为浙江省重点林区县,林业部杉木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重点县。据年资料,有活木蓄积存量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万株,森林覆盖率%。用材林以杉木、松木和毛竹为主,经济林有油茶、柑桔、厚朴等,大面积水青冈林和猴头杜鹃林为浙江省所少见。已开采利用的名药材有黄连、厚朴、金银花、前胡等。名树种有伯乐、香果、银杏、白豆杉、红豆杉等。辖5镇、15个乡,6个居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401个村委会有 74926户,231229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5人。系革命老区县,县政府驻西屏镇府前街1号。松阳有耕地16万亩,向以粮食生产著称浙南,为浙江省粮食生产重点县。松阳为浙江省重点林区县,林业部杉木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重点县名优特产品种丰富山峭壁天成奇石穿云有余年的石门、石床、石井等古迹,还有朝天洞、仙女脚印等自然景观。风景林是指符合设计要求的具有防护功能的林种即兼有防护功能的风景林。调节气候、环境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观赏游憩、美化城市方面。满足人健康和精神的需求4.2.1 法律法规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 (4)《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 (5)《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9)《野生动物抢救管理规定》(1981) (10)《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1)《城市绿化条例》(1992) (1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2000) (13) 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2004) (14)《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3) (15) 浙江省林业厅《浙江省阔叶林发展和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实施办法》(浙林造〔2004〕169号) (16)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万里绿色通道”的通知》(2001) (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 (18) 浙江省林业厅《关于认真做好重要区位阔叶林发展和退耕还林工程调查规划的通知》(浙林造〔2004〕122号) (19)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林业厅《关于印发《退耕还林、阔叶林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农字〔2004〕135号) (20) 浙江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阔叶林发展工程规划纲要”的通知》(浙林造〔2004〕142号) 4.2.2 技术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199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