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离.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黍离.ppt

诗经·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1.黍 :一种农作物,即糜子,子实去皮后叫黄米,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2.彼:那个地方,指西周宗庙宫室所在之地。《毛传》:“彼,彼宗庙宫室。” 3.离离:繁茂的样子。 4.稷 :谷子,一说高粱。黍的一个变种,散穗,子实不粘或粘性不及黍者为稷。 5.行迈:行的复合词,即行。《毛传》:“迈,行也”。 6.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指行走缓慢。 《毛传》:“靡靡,犹迟迟也。” 7.中心:内心。 8.摇摇:忧苦不安。《毛传》:“摇摇,忧无所愬(诉)。” 9.悠悠:遥远的样子。《毛传》:“悠悠,远意。 10.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此句中“人”字,历史上有解为“仁”的解法,指苍天不仁,对周朝竟不作庇佑,所以后来的诗人都将“黍离”引用为“去过怀乡”的语意。 11.实:籽粒。 12.醉:心中忧愁犹如醉酒一样。 《毛传》:“醉于忧也。” 13.噎 :咽喉闭塞,不能喘息。这里指哽咽。 《毛诗序》: 《黍离》,闵(悯)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申培《诗说》: 幽王伐申,申侯逆战于戏,射王弑之。立平王于申,自申迁洛,命秦伯帅师逐犬戎于镐京,寻遣尹伯封犒秦伯之师,过故宗庙宫室,秦人皆垦为田,咸生禾黍,旁皇不忍去,故作此诗,赋也。 朱熹《诗经集传》卷二: 周既东迁,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故赋其所见黍之离离,与稷之苗,以兴行之靡靡,心之摇摇。既叹时人莫识己意,又伤所以至此者,果何人哉?追怨之深也。 冯沅君《诗史》: 这是写迁都时心中的难受。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旧家贵族悲伤自己的破产而作。 余冠英《诗经选》: 从诗的本身体味,只见出这是一个流浪人诉忧之辞,是否有关周室播迁的事却很难说,所以‘闵周’之说只可供参考而不必拘泥。 流浪者诉说他的忧思 蓝菊荪的 《诗经国风今译》: 据我看本篇作者可能是闵周之作,更可能是一位有正义感的爱国志士忧时忧国的怨战之作,痛恨战争的情绪也流露于节奏之间。 爱国志士忧国怨战说 程俊英 《诗经译注》: 这是诗人抒写自己在迁都时难舍家园的诗。《毛诗序》是周大夫慨叹西周沦亡之作,但诗中并无凭吊故国之意,似不可信。 难舍家园说 理解《王风·黍离》的关键,我认为是诗中一再咏叹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即“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为何“心忧”?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曹植《情诗》;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向秀《思旧赋并序》;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许浑《登洛阳故城》;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姜夔的《扬州慢》; “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文及翁《贺新凉》;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张炎《月下笛》; “四围山护绕,几处树高低。谁,曾赋‘黍离离’”——查德卿《越调·柳营曲(金陵故址)》; 黍在植物形态上与其它谷物(麦子、粟、高粱、水稻等)的最大区别是谷穗不是密实成粗厚棒状,而散穗是向四周分开下垂。因此在这里用于比兴人的离散。 黍图与稷图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