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文字版
大国崛起——葡萄牙,西班牙(十四,十五世纪):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分水岭。此前的世界是隔绝地生活在几块陆地上,每个文明都认为自己是生活在世界的中心。郑和下西洋并非开拓贸易而是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之后的世界海洋就没有了中国人的身影。首先将各种文明联系在一起的是伊比利亚半岛的小国葡萄牙。征服从被征服开始,先后有罗马,日耳曼人征服这片土地等等。1143年葡萄牙独立,欧洲大路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王权得到臣民和贵族的支持,民族自豪感强烈。但这个国家却只有不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独立后的两个世纪葡萄牙一直未脱离贫穷和落后。142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关于地理学的书出版,引起了人们对地理的兴趣。将葡萄牙人推向历史前台的是香料,那时香料是保存事物的主要途径,而香料生意一直被阿拉伯人垄断,之后又是奥斯曼帝国。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欧洲人到了海洋寻找出路。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聚集了一批精英为他出谋划策,改制了指南针和帆船,把数学天文学运用于航海学,他举全国之力,指定计划,终于向着大海的另一边出发了。葡萄牙的罗卡角是葡萄牙的天涯海角,陆地在此结束,海洋在此开始。1443年,慈宁宫罗卡角出发的航海家出发了,在此之前有21年的研究和积累。他们的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一个世纪以来一路收获黄金,胡椒等,统统回到里斯本的国库。而其他欧洲国际还在互相明争暗斗。意大利还在享受传统贸易最后的利益。20年后,又一只由三艘船组成的船队在迪亚士的带领下出发了。在好望角遭遇风暴被迫向北航行,他们发现好望角已经是非洲的最南端。他们即将发现通向东方的道路,这时却遭遇了第一个对手——西班牙。西班牙的收复失地的战争持续了八个世纪,15世纪时格拉纳达王国还处在穆斯林的统治之下,在伊莎贝尔女王的亲自督战下终于战胜摩尔人。这时机会找上了西班牙,热那亚人哥伦布在之前的六年时间在葡萄牙一直未被重用,因为葡萄牙的航海策略是从好望角往北到达亚洲,和印度人做生意。而哥伦布想直接往西行,开辟新的通向东方的航线。但葡萄牙人认为往西行的距离远的无法想象。1492年,女王召见了哥伦布,哥伦布出生在布商家庭,谈判能力很强,这样的谈判持续了三个月。哥伦布可以得到新发现地所有财富的十分之一。航行两个月后水手发生了骚乱,因为看不到陆地,这是哥伦布让大家再坚持三天,没有看到陆地就返回,但是历史选择了哥伦布,他们发现了美洲,但哥伦布认为他到达了印度,所以他命名为印第安人。但是土著居民和印度并无太多关联。这一天是10月12日,后来被定为西班牙的国庆日。最早看到哥伦布凯旋的是葡萄牙国王里昂二世,他让哥伦布带回来的印第安人用干豆子摆出新世界的模样,后他捶胸顿足悔恨自己错过了见证新世界的机会。在那个时代,谁先发现了新世界,这个地方就属于谁,所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谈判开始,这样的争论持续了一年时间,他们想在地球画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一人一半,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拿走了美洲。这个条约开创了西方划分殖民地的先例,也是西方驶向全球战略的开始。条约已定,现在就看谁下手最快。4年之后1498年的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船队终于到达印度,郑和也同意到达了此处。1519年麦哲伦在西班牙的支持下开始了环球航行,但麦哲伦在菲律宾被杀。世界地图开始绘制,一个个海上交通要道逐渐被葡萄牙占领,香料贸易开始落入葡萄牙人的手中。西班牙在美洲的掠夺更是赤裸裸,1502-1660年,世界金银的80%的总产量被西班牙人拿走。和欧洲的辉煌相对照的是美洲文明的哭泣,墨西哥人从之前的2500万下降到250万,美洲印第安人减少了90%。西班牙的作家塞万提斯就生活在16世纪,他的作品很受欢迎但是老年生活却十分潦倒,这也折射了西班牙的国家命运。想潮水一样涌入的财富只是用于为宗教信仰和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而没有用于工商业。势力强大的贵族也不愿意工商业的发展。他们将掠夺回来的财富用于购买海外奢侈品,对于本国的产业没有任何帮助。除了奢侈的风气之外,这两个国家都没有像样的产业,老百姓的生活依旧艰难。16世纪下半叶,伊比利亚半岛的辉煌就渐渐结束了。世界大国的第一场悲剧谢幕了。大国崛起——荷兰(十七世纪):12-14世纪荷兰才开始有人居住,但到今天荷兰任由三分之一的国土在海平面之下。而17世纪的世界经济的中心却在此处。人口只有150万,面积相当于两个半的北京。14世纪,荷兰人口不到一百万,其中有20万人以捕捞鲱鱼为生。每年的洋流将北海的鲱鱼带到荷兰的北部,使荷兰人从中获利,但是造物主并没有给荷兰人独享鲱鱼的权利。苏格兰人开始争夺这一资源。但是荷兰人发明了一种可以将鱼头和鱼内脏很容易剔除的小刀,这样被剔除了头和内脏的鲱鱼在抹上盐可以保存一年以上。这就使得荷兰的鲱鱼可以卖到很远的地方,如非洲。荷兰面向北海,背靠欧洲大陆,欧洲两条水道经荷兰注入大海,多条运河的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