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華夏文明的誕生-「诸子百家」.ppt
孟子 荀子 後 世 地 位 漢代 學說未受重視 為法家君主專制政體的理論鋪路 唐代 (韓愈)建立道統說,視孟子為孔子繼承人 漢代:儒學發展受荀子影響,使漢代儒學帶有濃厚的(法家)色彩 南宋 朱熹將孟子列為四書之一,孟子在儒學的地位方獲肯定 補充:楊朱 生平不詳 《孟子·滕文公》篇云:「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即歸墨。」可知春秋之世,楊朱之學與墨學齊驅,並屬先秦顯學 反對儒家的仁義、墨家的兼愛 主張:「貴己」、「為我」 、「重生」 治國的大前提是既不損己為人,亦不損人為己 孟子批評楊朱:「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 (二)儒家以外的各家思想 1.墨子 (複習一下,講義無)A.年代:戰國初期─魯國人B.地位:在戰國時代與儒家 並稱「顯學」 C.墨家團體-領袖稱鉅子, 會眾稱墨者 【對應課本P.35】 2.墨子思想(複習一下,講義無) A.兼愛─強調廣泛地愛人,不應有親疏遠近 之別B.交相利─「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V.S 孟子-義利之辯C.非攻─反對戰爭,以實際行動制止戰爭 行為D.節用、薄葬─愛惜資源,反對奢侈浪費E.尚賢─應由賢者領導國家 儒墨兩家學說比較 學說 墨家 儒家 共通點 不分貴賤來舉薦賢才,施行「(尚賢)」政治 禮制 反對儒家繁雜的禮制 禮制繁雜 封建觀 反對封建制度,認為身分差異是紛爭的起源 肯定「周禮」尊卑有序 人間秩序 1.人要順從天意 2.上天與鬼神會以獎善懲惡的方式,來管理人間秩序 1.以(人)為中心 2.以「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來思考 (二)儒家以外的各家思想 2.道家 春秋戰國時代,天下大變,道家批評各國變法圖強,推崇原始生活的美好 A.譴責春秋戰國亂世政治, 以及富國強兵對民生的危害 B.為後世的隱逸思想奠定理論基礎 (二)儒家以外的各家思想 2.道家-代表人物 (1)老子(複習一下,講義無) A.年代:春秋末年─楚國人B.思想:宇宙本質-道 a.反璞歸真、棄智絕聖─ 認為知識與文明是痛苦 與罪惡的根源 -小國寡民 b.順應自然─主張清靜無為 ,凡事不必強求 C著作:道德經 【對應課本P.36】 (2)莊子(善用寓言表達人生道理-莊周夢蝶) A.年代:戰國中期─宋國人B.主張: a.齊物─活得自由曠達,生死可以齊觀 (是非、貴賤、成敗都是相對的) b.逍遙─追求內心自由自在的境界,不 必自尋煩惱 (無己、精神自由-真人、至人) (二)儒家以外的各家思想 3.法家 (1)中心思想:「循名責實,信賞必罰」 ─提高君權 (2)派別: A.(法):商鞅、李悝─主張以嚴刑重賞來貫 徹實行法律 B.(術)─申不害:講求國君統馭臣下手段與方法 C.(勢)─慎到:提高人主威望以服眾人 【對應課本P.37】 (二)儒家以外的各家思想 3.法家 (3)集大成: (韓非)─認為國君治理國家,法、 術、勢三者缺一不可 (4)地位:戰國普遍獲得國君奉行的學說 原因:建立君臣隸屬的統治關係, 符合戰國列強富國強兵的需求 (5)影響: A.加速封建世襲權力崩解 B.秦漢以後皇帝直接統治天下的理論基礎 (二)儒家以外的各家思想 4.名家 (1)源於百家爭鳴,盛行名實論辯 (2)代表(惠施)與(公孫龍) (3)學說:為分析事理,將「語言」與「事實」分離,強調各種觀念,例如:尊卑、黑白等,為感官知覺所構成,再透過語言呈現 如: 「白(色)馬(形體)非馬論」、「堅(觸覺)白(顏色)論」 (二)儒家以外的各家思想 (4)主張:檢驗名實是否相符才是正道-辨別名實同異 (5)發展:名家學說窮究事理,類似於今日之邏輯學(理則學),無法真正為一般人所運用,秦代之後衰微 公孫龍 惠施 5.陰陽家 (1)利用自然變化,解釋宇宙規律與萬物運行 (2)代表:戰國晚期的(鄒衍) (3)思想體系- 「(五德終始說)」 A.結合陰陽五行,萬物由金、木、水、火、土,配合陰陽兩氣所構成 黃帝時,天上降下螻蛄等飛蟲,黃帝說:土氣勝。所以黃帝時是土德。 大禹時,草木到秋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