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语文人教版第一轮高考总复习课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真题演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真题演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真题演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真题演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C 解析:C项,励精:振作精神。 真题演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D 真题演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解析:注意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等,如“国子祭酒”“休烈”。 真题演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A 解析:A项,“谨遵职业操守”无中生有。 真题演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 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 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真题演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高考解密 2.以今释古 掌握实词如果不够牢固,易用今义去理解古义,造成以今释古的现象。题目常以今释古的角度考查对实词的掌握情况,这种设误角度多针对古今异义词。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高考解密 解析:B项中的“完”,今义就是“结束”,但古汉语中极少见到这个意思,而且将其代入原句之后文意不能贯通。句中应为“缴清”之意。在原文语境中我们会发现“完”有“赋”与之搭配,是说“像这样催缴之后赋税才能缴清”,这样文意才能贯通。 答案:B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高考解密 巩固提升 A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高考解密 解析:A项,雅望:古今意义均为“清高的名望”。B项,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C项,前进:古义,走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D项,行为:古义,品行作为;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高考解密 3.不明通假 通假现象是文言实词的常见语言现象,要掌握此类现象需要丰富的积累和敏锐的观察力。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高考解密 解析:C项的“倡”为形声字,从人、昌字,本义为“唱歌的艺人”,有引申义为“歌唱”,也可理解为通“唱”,原文是说“讴癸唱起歌来,走路的人停下来观看”,将“倡导”放到语境中是不合文意的。 答案:C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高考解密 巩固提升 B 解析:B项,解:解除包围。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高考解密 4.不分双用 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跟现代汉语的复音词一样,即古今双音同形异义词。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高考解密 解析:第(1)句中的“知识”,是两个同义复词的连用,理解为“熟悉的朋友(亲友)”和“知道(熟悉)的人”。第(2)句中的“固然”不是现代汉语的连词,而是两个单音词的连用,意思是“本来的样子”。第(3)句中的“必定”,不是现代汉语的副词,而是两个单音词“必然”“安定”的连用,是“一定治理好”的意思。第(4)句中的“形容”,也不是现代汉语的动词,而是两个单音词“形体”和“容貌”的连用。 答案:(1)熟悉的人 (2)本来的样子 (3)一定治理好 (4)形体容貌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高考解密 巩固提升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祭祀的牛羊等 写文章 父母兄弟,亲人 土地方圆 品德行为 高考解密 5.无中生有 翻译文言文词句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但两种方法均应立足原文,不能主观臆想组构译文。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高考解密 解析:D项将“居”解释为“超过”,放在句中表示“超过一半”,似乎很通顺,很合情理。但“居”除了“居住”“处在”“占有”等词义外,与“超过”并无任何关联,“居”根本无“超过”之意。即使在表示“过了……时间”之意时也不能解释为“超过”,如“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此句中的“居”应解释为“占据、占有”之意才与上下文意贯通,即“他在为官的五十年中,做留守的官职占有一半时间”。 答案: D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高考解密 巩固提升 C 解析:C项,“延”原本应当解释为“召请”“接见”,而题目却用语义相近的“招聘”来进行干扰。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高考解密 6.忽略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内容,除了在选择题中常考,翻译题中也很常见。复习备考中要注意分析和辨别各类活用现象,灵活而熟练地掌握辨析的方法,注意准确解释。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果不熟悉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就势必会理解错误。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高考解密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目链接 高考解密 解析:分析句子结构,A项“能”这一能愿动词应与后面的动词一起组成谓语,而形容词“正”就只能活用为使动,可解释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联考数学文试卷{word}.doc
- 2016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 2016届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
- 2016届浙江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五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
- 2016届浙江省瑞安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四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 2016届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段测语文试卷{解析版}.doc
- 2016届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政治复习课件:《树立科学世界观》(人教版).ppt
- 2016届湖南白廊旧市学校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专题14透镜及其应用视觉{新人教版}.ppt
- 2016届湖南白廊旧市学校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专题10 浮力相关计算(新人教版).ppt
- 2016届湖南省株洲市高考政治模拟试卷{3月份}{解析版}.doc
文档评论(0)